時間-空間相關成像技術“A平麵旋轉法”在中孕期胎兒心髒結構篩查中的應用

作者:陳小姣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11-22

  日前,解放軍總醫院超聲科的姬宏娟、汪龍霞和王軍燕等人共同發表論文,旨在研究時間-空間相關成像技術(STIC)在中孕期胎兒心髒結構篩查中的應用,分析STIC技術應用於中孕期胎兒心髒檢查中的最優條件及影響心髒容積數據采集成功的因素,探索後期圖像快速處理的方法。研究指出在胎兒靜止狀態下,其他因素對使用STIC技術采集容積數據影響較小,可獲得滿意容積數據。對不同體位胎兒後期圖像處理,運用STIC正交平麵技術可得到質量比較滿意的圖像。因此STIC技術可普遍用於中孕篩查期胎兒心髒檢查,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該文章發表在2012 年06卷07期的《中華臨床醫師雜誌》上。

  150例中孕期胎兒,經常規超聲檢查心髒結構無異常。采用STIC技術掃描獲得整個胎兒心動周期的容積數據並采用“A平麵旋轉法”重建出左心室流出道切麵(LVOT)、右心室流出道切麵(RV-OT)、主動脈弓切麵(LAV-AOA)、動脈導管弓切麵(LAV-DA)、三血管切麵(3VT)五個常用切麵,根據胎心位置分為尖位四腔心組和側位四腔心組,分析比較上述兩組切麵的重建率;分析影響數據采集的相關因素,如最大羊水深度、胎兒孕周、胎兒體重、胎兒心率、胎盤位置等。

  運用STIC技術采集150例中孕期胎兒心髒容積數據成功123例(82%),未成功27例(18%)。各因素對數據采集成功率的影響無統計學差異(P>0.05)。尖位四腔心組、側位四腔心組兩組間STIC重建率無統計學差異(x2 =0.624,P=0.891)。
 

關鍵字:產前超聲檢查,胎兒心髒,時間空間相關成像技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