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大型前瞻性研究發現,高蛋白飲食與炎性腸病(IBD)發生風險顯著升高有關。
研究對77例年齡在40歲至65歲IBD女性進行調查,每一例患者在第一次發生IBD前接受了膳食問卷調查,以確保研究的前瞻性。
研究者調查了受試者的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其中2/3的受試者蛋白質攝入水平較高。研究根據平均蛋白質攝入量把受試者分為3組:低攝入量組,按體重每天攝取蛋白質平均值為1.08g/Kg;中等攝入量組,1.52 g/Kg;高攝入量組,2.07 g/Kg。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推薦的推薦標準是0.8 g/Kg。
研究人員還發現,高動物蛋白攝入量組IBD風險是低攝入量組3倍,不過,提高IBD風險的是肉和魚蛋白而非牛奶蛋白,而植物蛋白不提高IBD風險。
此外,動物蛋白攝入也會增加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發生風險,而吸煙和激素治療與IBD風險相關,但不影響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