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一種疾病來說,診斷都至關重要。因為隻有弄清楚病因,才能保證治療方向正確,少走彎路。日前,哈醫大三院專家通過PET/CT為一位輾轉各大醫院、花費近十萬元卻沒能得到正確診斷的患者做出了明確診斷,使患者擺脫了疾病的困擾。
家住漠河、今年36歲的女患者臧某,從去年7月份開始胃痛,先後到不同醫院做了腸鏡,B超等一係列檢查,又分別被查出患有痔瘡、直腸炎、宮頸增大、盆腔積液等疾病,之後臧女士針對所有病情一一治療,但腹痛仍然很嚴重。無奈臧女士從老家漠河來到哈爾濱的大醫院檢查,在做了多次超聲檢查後,醫生發現臧女士上腹腔胃後胰體前有腫物,建議增強CT檢查,做了增強CT後確實發現患者胃後胰體前有一團軟組織腫物,密度較均勻,強化不明顯。至此臧女士的病情似乎明朗了,醫生建議手術,於是臧女士選擇到哈醫大三院進一步診治。
在哈醫大三院為了進一步明確“腫物”性質,術前醫生為患者做了增強磁共振,但檢查結果卻顯示,T1加權圖像胃後胰體前似有腫物,T2加權圖像上所謂的腫物內似乎見小腸粘膜,不是腫瘤。於是取消了臧女士的手術計劃,建議她回家休養,定期複查。臧女士回家後,腹痛還是存在,並出現過嘔吐,因此對自己有沒有腫瘤,還是充滿疑慮。
一年後她按醫囑複查,超聲仍然報告胃後胰體前有腫物,並且與一年前相比腫物有增大,這下臧女士更害怕了,最終在醫生的建議下,患者在哈醫大三院做了全身PET/CT檢查(目前哈醫大三院所用的PET/CT是最新引進的新一代PET/CT掃描儀。它相比於目前國內大多數醫院使用的上一代PET/CT,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探測微小病灶的能力,可為醫生提供患者全身的準確信息)。
檢查後。在她的PET圖像上並沒有看到惡性腫瘤的征象,但在CT圖上確實在胃後胰體前區有個等密度影,但沒有異常放射性濃聚,哈醫大三院PET/CT中心副主任醫師王欣和於麗娟主任閱讀了患者的全部資料會診後做出了明確診斷,在之前眾多檢查結果中顯示的所謂腹腔占位,實為小腸變異所致,胃後胰體前區域在解剖學上的名稱是小網膜囊,通常小網膜囊內沒有小腸腸袢;變異的小腸被擠壓到了胃的後部,患者感覺胃痛、腹痛都與這段變異的小腸有關,根本不是什麼腫瘤,不需要手術,但要注意保持規律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對症治療後,飽受病痛折磨的臧女士恢複了健康。
事後,患者臧女士非常感慨地說,“如果有個人早點告訴我有這麼個PET/CT,自己何必走那麼多彎路,花了十來萬元錢、遭了那麼多罪不說,還使自己的精神接近於崩潰,無法正常生活。”
據哈醫大三院PET/CT中心於麗娟主任介紹,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中文全稱是“正電子發射體層顯像”。是一種利用體內注射正電子顯像劑來反映人體功能代謝信息的影像技術,PET/CT,即PET與CT的同機融合,它集PET的功能代謝和CT的形態結構兩種檢查優勢於一身,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醫學影像技術,也是最重要的分子成像設備。PET/CT是目前最強大的診斷腫瘤的醫學影像設備,用於腫瘤的早期發現、確診、分期、決定治療方案、術後複查、放療和化療療效評價以及查找原發病灶等,被譽為腫瘤的“照妖鏡”。它也是目前最先進的體檢設備,10分鍾即可完成全身掃描,可以早期發現微小病變;一次檢查就可以提供全身信息,使臨床醫生一目了然看到疾病的全身狀況,堪稱“生命的雷達,健康的守護神”。但單憑儀器先進是遠遠不夠的,PET/CT是目前最複雜的影像技術,它要求PET/CT診斷醫生具備高水平的綜合診斷能力,隻有這樣才能獲得準確的診斷結果,哈醫大三院PET/CT中心憑借著自己優秀的專家團隊,為臨床解決了許多疑難問題,臧女士的病例再一次證明了她們的實力,也說明了隻有“人機俱佳”才能達到理想的診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