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東省深圳市眼科醫院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評價末梢灌注指數(TPI)監測眼科全麻手術中患者應激反應的可行性。研究指出,觀察TPI變化可以有效監測全麻下應激反應情況,是又一種無創監測傷害性刺激的有效手段,值得臨床推廣應用。該文發表在2015年第08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上。
擇期斜視矯正手術患兒60例,按患兒配合程度不同分為氯胺酮麻醉組(K組)和局麻組(L組),每組30例。2組均在手術開始前眼結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局部阻滯麻醉,輔以鹽酸丙美卡因表麻,L組不再輔助其他麻醉或鎮靜鎮痛藥物;K組采用靜脈注射氯胺酮(2 mg/kg)、芬太尼(0.001 mg/kg)、丙泊酚(1.5 mg/kg)麻醉誘導,術中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續微泵注射丙泊酚[8~12 mg/(kg·h)]和氯胺酮[2 mg/(kg·h)]維持麻醉。記錄麻醉開始前即刻(t0)、手術開始即刻(t1)、開始牽拉眼肌(t2)、持續5 s(t3)、10 s(t4)、20 s(t5)、30 s(t6)各時間點的TPI、SBP、HR、Sp(O2),比較上述指標組內與組間差異。
2組TPI值變化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K組除在t1時間點外,其他各時間點TPI值均較L組高(P均<0.05)。K組在各時間點HR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L組則在牽拉眼肌過程中(t2~t6)與t0比較HR變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減慢(P均<0.05),2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
相關鏈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xdzxyjhzz.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