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食管癌東西方差異:指南與實踐

作者:小田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5-10-22

一、食管癌流行病學的東西方差異

1、發病率和死亡率差異:中國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於其他國家,食管癌在全球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中分別位列第10位和第8位,而在中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中分別位列第6位和第4位。總體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約為美國的兩倍。

2、地區差異:食管癌的發病率隨區域不同有很大變化,高發區主要有亞洲、南非、東非和法國北部。我國食管癌的發病特點也呈明顯的地區差異,總體表現為城市比農村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低,東部發達地區較西部欠發達地區低。食管癌在太行山脈附近的省份明顯高發,河南林州食管癌與賁門癌發病率最高,占當地全部惡性腫瘤的81.4%。隨著居民營養狀況改善,食管癌的發病率會自然下降,但事實上由於諸如吸煙、飲酒和環境汙染等新的危險因素增加,中國食管癌的發病率下降非常緩慢!

3、食管癌亞型及發病部位的差異:近些年美國的食管腺癌發病率在上升,但鱗癌發病率在下降;腺癌占比超過2/3,主要位於食管下1/3段,常累及胃-食管交界部。而在中國,食管鱗癌的發病率占89.0%,腺癌占8.5%;中段食管癌占49.8%。由此可見,中國和美國食管癌的發病部位和類型均差別較大。在日本等亞洲國家,鱗癌占比均超過90%。

食管腺、鱗癌的差異

腺癌

鱗癌

流行情況

多見於食管癌非高發區,如歐美國家

多見於食管癌高發區,如亞洲、南非、東非和法國北部等

發病部位

多見於食管遠端及胃食管連接處

多見於食管中上三分之一段

危險因素

肥胖、胃食管返流、Barrett食管、賁門失弛緩症、酗酒

營養狀況差、食物被亞硝胺等汙染,吸煙、飲酒和喜食刺激性食物

術後預後

RO切除後長期預後較好

相對預後較差

放化療敏感性

敏感性稍欠

相對敏感

Her-2/neu表達

過表達比例較高,約15%左右

過表達比例低,約1%-5%

分子基因差異

TP53、CDKN2A、SMAD4、ARID1A、PIK3CA突變

NOTCH1突變、TP53、CCND1等

綜上所述,東西方食管癌在病變部位、危險因素、組織亞型、生物行為和分子特征方麵均存在差異,那麼治療相應就應該有所不同,但遺憾的是,目前大多數據均得益於西方國家的研究,而缺少中國特有的研究。

二、治療

食管鱗癌的新輔助放化療

食管鱗癌的新輔助放化療地位非常穩固,有兩項研究均證實了這種治療的益處。新輔助放化療比單純手術改善食管癌生存,對鱗癌患者益處更大。新輔助放化療相比新輔助化療的優勢未確立。因此,對於鱗癌的治療,除了非常早期的治療,目前指南明確推薦局部新輔助放化療聯合手術治療為標準治療方案。

新輔助化療

關於食管癌的新輔助化療,北美INT0113研究顯示,單純手術組和新輔助化療組的OS和DFS均無差異;腺、鱗癌也無差異。而樣本量更大的MRC OEO2研究顯示,新輔助化療組的OS明顯長於單純化療組;手術並發症發生率無差異。兩項類似的研究(DF方案)得出了相反的結論,有學者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1)兩項研究的新輔助化療時間不同,3個療程的化療是否增加了患者的毒性,延遲了手術治療?但這並非主要原因;(2)兩項研究的腺癌比率不同,前後者分別為51%和70%,這是大家比較認可的主要原因,從而推測新輔助化療可能對腺癌效果較好。

另外,一項專門針對腺癌新輔助化療的MAGIC研究顯示,圍術期化療(ECF,3個療程)明顯改善胃癌、胃食管結合部及下端食管腺癌的PFS和OS。

相關指南也對食管腺癌的新輔助化療也做出了相應的推薦,而未對食管鱗癌做推薦。

食管鱗癌單藥化療療效彙總分析研究顯示,紫杉醇最有效,治療反應率達44%。個別研究也得出了食管鱗癌患者接受新輔助化療的陽性結果。

三、總結

東西方食管癌的發病率、發病部位和分子特征以及癌症類型均有差異,食管腺癌和鱗癌也有差異。新輔助放化療是標準治療方案,新輔助化療有待繼續探索,需開展基於中國患者的研究,以及進一步探索新的化療藥物在中國鱗癌患者中的價值。未來還需開展探索最佳綜合治療模式的研究和有關靶向藥物的前景研究。

本文根據浙江省腫瘤醫院範雲教授在第十八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15年CSCO學術年會上報告整理。

關鍵字:食管癌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