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多普勒超聲在妊娠11+0~14+6周篩查先天性心髒畸形的初步研究

作者:陳小姣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11-09

  日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複興醫院超聲影像科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超聲科的研究人員共同發表論文,旨在在妊娠早期末和妊娠中期初聯合應用二維超聲和多普勒超聲觀察胎兒心髒結構、心內和心外血流,探索在此階段多普勒超聲在篩查胎兒先天性心髒發育異常中的價值。研究指出妊娠13周後,隨著胎兒心髒各個切麵的顯示率不斷增高,可有針對性地對特殊群體進行早期的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篩查嚴重的先天性心髒畸形。分析二尖瓣和三尖瓣的血流頻譜,判斷左右心室的血流動力學變化,並結合觀察靜脈導管的血流波形,可以輔助篩查胎兒先天性心髒畸形。如果僅二維超聲懷疑心髒結構異常,而心內和心外血流動力學未發生改變者,應慎重診斷先天性心髒畸形,避免誤診。該文章發表在2012年06卷05期的《中華臨床醫師雜誌》上。

  在妊娠11 +0 ~ 14 +6周進行常規胎兒產前超聲檢查,結合頸項透明層厚度(NT)和頸部軟組織厚度(NF)測量,觀察胎兒心髒大體結構,應用脈衝多普勒超聲獲取胎兒二尖瓣、三尖瓣和靜脈導管血流頻譜,並進行相應的血流頻譜分析。所有胎兒在妊娠中期進行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或在出生後進行新生兒超聲心動圖檢查。

  正常胎兒335例,NT或NF增厚者9例,其中1例在妊娠13周診斷心髒永存動脈幹畸形,引產後病理證實,2例選擇14周前終止妊娠,2例妊娠中期超聲篩查胎兒其他結構異常選擇中期引產,無心髒結構異常,4例足月分娩,無心髒結構異常。正常胎兒舒張早期時間(EADT)較舒張晚期時間(ENDT)短,左右心室之間無統計學差異。NT增厚不伴心髒畸形胎兒僅部分胎兒靜脈導管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收縮期峰值流速與舒張期最低流速比值(S/D)增高。永存動脈幹胎兒左右心室E/A比值較正常胎兒異常增高或下降,EADT縮短,ENDT延長,EADT/ENDT比值縮小,靜脈導管血流波形異常。
 

關鍵字:先天性心髒缺損,產前超聲檢查,多普勒超聲檢查,血流動力學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