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者的一項薈萃分析表明,預防性抗生素應用作為預防術後創口感染的幹預措施,其有效性與手術類型無關。相關論文發表於《外科學年鑒》[Ann Surg 2009,249(4):551]。
在臨床實踐中,對預防性抗生素應用的有效性存在著兩種假設:第一種假設認為,預防性應用抗生素是預防一係列不同手術操作中創口感染的有效幹預措施;第二種假設則認為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的有效性在清潔手術和汙染手術中存在實質性差異。
研究者檢索了美國醫學索引(Medline)和考科藍(Cochrane)數據庫中於1990至2006年發表的相關文獻,篩選出對比預防性應用抗生素與非抗生素及安慰劑預防術後創口感染有效性的隨機對照試驗,以創口感染相對危險度作為臨床有效性評價指標,評價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在預防各種手術創口感染中的臨床效果。
結果顯示,在研究所納入的23種類型外科手術中,抗生素預防治療組患者的創口感染相對危險度估計值均小於1,這些數據強烈支持第一種假設。
(高曉方)
述評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醫學院亞曆山大(Alexander)博士:目前手術創口感染發生率雖已顯著降低,但其風險依然存在,並可導致不同程度的不良轉歸。創口感染還與手術部位、血流情況、手術室環境等有關。因此,預防創口感染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雖然這項研究未對抗生素種類、應用方式及時間加以分類,且由於患者樣本量過大無法確保試驗間的可比性,但這項研究納入臨床對照試驗256項,共43809例患者,其結果在指導臨床實踐方麵具有重要價值。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接受外科手術的患者都應接受預防性抗生素治療,因為這可能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病原菌耐藥等問題。臨床醫師可根據嚴重性對創口感染進行常規分級,再決定是否應用抗生素預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