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凝及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單克隆抗體bevacizumab玻璃體腔注射治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療效觀

作者:董靜文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10-20

  日前,視覺損傷與修複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尹虹、黎曉新、梁建宏共同發表文章,旨在觀察激光光凝和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單克隆抗體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玻璃體腔注射治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表明,激光光凝和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單克隆抗體bevacizumab玻璃體腔注射治療3期ROP有效、安全。該文發表在《中華眼底病雜誌》2012 年第28卷第1期上。

  經臨床檢查確診的3期ROP患兒19例38隻眼納入研究。其中,1區病變9例18隻眼;2區病變10例20隻眼。所有患兒均采用間接檢眼鏡和二代廣角數碼視網膜成像係統( RetCamⅡ)行眼底檢查及眼底攝像,雙眼眼底病變相同。依據治療方式分為激光光凝治療組和注藥治療組。治療時,隨機選取1隻眼行激光光凝治療,另1隻眼玻璃體腔注射25 mg/ml的bevacizumab 0.03 ml(含bevacizumab 0.75 mg)。治療後隨訪12~66周,平均隨訪時間33周。比較兩組脊及附加病變(plus)消退時間。

  結果顯示,1區病變18隻眼中,脊、plus消退時間注藥治療組分別為(2.25±0.46)、(2.11±0.60)周;激光光凝治療組均為(3.75±1.75)周。兩組間脊、plus消退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18.29,15.56;P<0.05)。2區病變20隻眼中,脊、plus消退時間注藥治療組分別為(3.1士1.72)、(2.1±0.56)周;激光光凝治療組分別為(3.50±1.90)、(2.50±1.35)周。兩組間脊、plus消退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0.38,2.62;P>0.05)。治療出現視網膜表麵纖維膜增加8隻眼。其中,激光光凝治療組6隻眼,注藥治療組2隻眼。隨訪中未觀察到與治療相關的並發症發生。

關鍵字:視網膜病,早產兒/外科學,鞏膜扣帶術,玻璃體切除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