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中使用的角膜刀片及吸血棉簽細菌培養結果分析

作者:董靜文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10-19

  近日,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角膜病重點實驗室龐辰久、王麗婭、孫聲桃等共同發表文章,旨在探討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中使用的角膜板層刀片及吸血棉簽細菌對手術後感染的風險影響。研究表明,常規LASIK術中角膜刀片及術中使用的棉簽可培養出細菌,主要為表皮葡萄球菌,其對三、四代喹諾酮類抗生素(加替沙星)以及妥布黴素滴眼液敏感,手術前後合理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對預防手術後感染有重要作用。該文發表在《中華眼科雜誌》2012 年第48卷第5期上。

  該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進行,2009年3月至4月,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準分子激光治療中心106例近視眼患者行LASIK手術者,對手術中使用的板層角膜刀片(106個)及棉簽(212個)進行細菌培養,陽性者進一步進行藥物敏感試驗,對其結果進行分析。兩側眼間棉簽陽性率及刀片與棉簽陽性率的差異采用Pearson Chi-square檢驗,不同性別刀片陽性率及不同藥物敏感性的差異采用Fisher精確檢驗。

  結果顯示,106個刀片8個有細菌生長,陽性率為7.55%,均為表皮葡萄球菌,其中男女各4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1.000);212個棉簽23個培養陽性,陽性率為10.38%,均為表皮葡萄球菌,其中右眼12個,左眼11個,左右眼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825)。31個培養陽性菌株對加替沙星、妥布黴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環丙沙星敏感性百分比依次為:100.00%(31/31)、96.77%(30/31)、93.55%(29/31)、90.32% (28/31)和74.20%(23/31)。所有患者手術後6個月均無感染。

關鍵字:細菌學技術,角膜磨鑲術,激光原位,外科器械,明膠海綿,吸收性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