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炎症可推動自殺行為

作者:佚名 來源:生物探索 日期:15-06-26

  在美國,每12.8分鍾就有一個人自殺,自殺已經成為美國的第十大死因。如果我們可以更好地預測那些人自殺的風險比較高,我們就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減少這種給個人、家庭和公共衛生帶來可怕負擔的行為。

  現有研究表明,在接受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中,體內以及大腦中細胞因子含量升高可促進有自殺傾向的人產生自殺行為。

  這些細胞因子與體內其他器官病變有關,如關節炎、動脈粥樣硬化和哮喘。早前研究表明,細胞因子在心裏壓力大的狀態下釋放,且大腦的炎症會導致抑鬱。最近的研究表明,免疫係統的激活比傳統的壓力和抑鬱更能導致自殺行為。

  為了展開這項研究,美國喬治亞攝政大學的Carmen Black 和 Brian Miller博士收集並彙總了之前報導的18項研究,這些研究顯示了583位精神病患者有自殺行為,作為對照的315位精神病患者以及845位健康者沒有自殺傾向。該研究顯示,自殺患者血液以及大腦中(IL)-1β和IL-6白介素水平顯著升高。

  “我們的研究再次證明,免疫係統功能缺陷,包括炎症,可能與一些個體的精神疾病有關。”Miller解釋說,細胞因子水平可能有助於區分病人是否有自殺傾向。血液和大腦中IL-1β和IL-6水平的改變是我們研究結論的根基,因為這些細胞因子在周邊的變化可能不會反映在中樞神經係統中。

  這項研究的局限在於細胞因子的水平升高與自殺之間的關係可能是不明確的,細胞因子水平的增加不能確定企圖自殺的人在何時自殺。因此自殺的特定測試仍然是一個很遙遠的目標。然而,通過聯係生物標記與自殺,我們將來可能可以通過血液檢測就可以預測自殺的長期風險,通過同樣的方式,幾年或幾十年後,通過血壓升高就可以預測醫療難題。

  言外之意,炎症控製得越早是否對機體有長期的保護作用,這還需要評估。因此,需要嚴格設計大型和多樣化的研究來證實這些細胞因子的改變與自殺有關。如果結果與此相同,我們就可以根據該結果來進行更多的個性化治療。

  《生物精神病學》的編輯John Krystal博士說,“炎症會對身體的所有器官造成危害。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我們需要從一個長遠的視角來看待炎症對大腦的影響。防止自殺是關注早期幹擾的長期過程(這會增加自殺風險),而不隻是關注自殺的短期預測。

  Miller博士補充道,鑒於自殺是一個公共衛生關注的重大問題,關於自殺潛在標誌的研究至關重要,自殺潛在標誌可以用來評估治療效果,推進自殺的防禦工作,甚至可以為以免疫為基礎的治療措施鋪平道路。

關鍵字:炎症,自殺傾向,Krystal,美國研究,Biol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