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臨床解剖學入手規範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

作者:徐平鴿 寧習源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0-03-23

  本報訊 (駐地記者 徐平鴿 通訊員 寧習源)廣州南方醫院普外科自2003年開展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TME),在手術安全性、根治性、規範化方麵不斷探索,至今已完成腹腔鏡下TME 300餘例,成功率達95.7%。

  據介紹,該院普外科在黃祥成、李國新等帶領下,從熟悉腹腔鏡下TME相關的規律性解剖標誌、掌握腸係膜下血管的識別和處理方法、正確的外科層麵入路與維持等關鍵性基礎問題入手,認真研究了腹腔鏡視角變化和手術入路,重要的解剖標誌、解剖層次、毗鄰結構在腹腔鏡二維畫麵的特殊規律。在觀察了腹腔鏡全直腸係膜切除術相關筋膜的解剖學特點後,他們提出,Toldt’s間隙是全直腸係膜切除術的正確外科平麵;Toldt’s線是進入正確外科平麵的標誌線;腎前筋膜是維持正確外科平麵的標誌麵。

  研究者還探索了腹腔鏡TME中腸係膜下血管的局部解剖學特點和手術處理技巧,提出正確的外科平麵、解剖學標誌和特殊的外觀是定位腸係膜下動脈起點的要素;垂直牽引、血管脈絡化和根部離斷是處理腸係膜下動脈的合理技術;靈活運用解剖學標誌,並結合結腸係膜後位和前位法,是顯露和高位離斷腸係膜下靜脈的有效手段。

  多年來,他們將臨床手術與腹腔鏡下臨床解剖基礎研究結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以臨床解剖標誌規範每一個手術動作,手術層次準確,手術操作快捷。在對198例(腹腔鏡組93例、開腹組105例)同期收治的中低位直腸癌患者的對照研究中,腹腔鏡組成功率達95.7%, 中轉開腹率僅4.3%。兩組在切除標本長度、清掃淋巴結數量、腸管遠切緣距離方麵無顯著差異,所有標本遠切緣病理學檢查均為陰性。腹腔鏡組和開腹組患者複發率和總生存率無顯著差異。接受腹腔鏡TME患者出血少、疼痛輕、恢複快、住院時間短,顯示出微創手術的優勢。

關鍵字:腹腔鏡,腸係膜,結直腸癌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