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劉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徐克教授等,曆經20年,對介入方法治療靜脈係統梗阻―高壓性疾病(VOH)及預防相關並發症、提高中遠期療效進行探索,最終取得突破。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獲得了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研究人員以我國布加綜合征(BCS)高發地區多個研究中心的412例BCS患者為研究對象,對BCS影像學分型和規範化介入治療進行多中心研究,創立了BCS新的分型方案和介入治療原則及技術操作規範。研究者通過雙向定位法―肝後下腔靜脈閉塞開通術和經頸靜脈和(或)經皮經肝―肝靜脈開通術治療BCS,明顯擴大了BCS介入治療的適應證,治療下腔靜脈閉塞型BCS 1247例,技術成功率98.5%,嚴重並發症發生率僅為3%;治療肝靜脈閉塞型BCS 253例,成功率95.2%,嚴重並發症發生率為0。研究人員還研製出技術性能達到或優於國外同類產品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腔靜脈支架,已廣泛應用於臨床。
在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的臨床應用及其分流道再狹窄的防治研究方麵,研究者開展TIPS及食道胃底靜脈硬化栓塞術(SEEV)治療門靜脈高壓所致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應用,提出以膽汁滲漏為中心的TIPS分流道再狹窄機製的理論,創建了TIPS再狹窄的動物模型,並研製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膽汁滲漏的TIPS專用支架。
在下肢深靜脈血栓(DVT)及肺栓塞的防治研究方麵,研究人員研製出技術性能達到或優於國外同類產品的可回收式支架型腔靜脈濾器,並應用經頸靜脈血栓清除術,即“血栓拖拉―抽吸術”治療急性與亞急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治療DVT患者368例,技術成功率達96.7%。
ZQ型腔靜脈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