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醫療產業研究報告擷萃

作者:劉玉華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5-04-20

        “隨著科技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個性化健康管理成為趨勢,O2O模式會逐步向S2C模式轉化。”在4月17日的2015中國移動醫療產業論壇上,論壇主辦方之一——中國數字醫療網的主編劉煥東在報告中稱。

        論壇上,劉煥東以“中國移動醫療產業市場研究報告”為主題,分別從產業環境、發展現狀、商業模式等方麵對報告內容作了重點介紹。

        獲政策與需求支持

        據劉煥東介紹,目前移動醫療的發展不僅獲得了政策支持也獲得了需求支持。報告基於2015年一季度政府出台的有關政策統計,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政府報告中提到的“互聯網+”,及國家衛計委禁止互聯網醫療問診等時事熱點,得出政府對移動醫療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性支持,並對其限製趨於嚴謹,提出行業發展要有一定規範的結論。

        另一方麵,隨著人口老齡化,人均醫療費用的逐年增長,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大醫院人滿為患,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也需要一種高效、便捷的移動方式來解決相應的醫療問題。

        7成投資人看好

        據劉煥東介紹,7成投資人認為2015年移動/互聯網醫療的投融資熱潮趨勢將持續。投資人較為關注的是限於醫療服務和移動醫療的應用,及天使輪和A輪的移動/互聯網醫療投融資信息。

        目前,APP和微信是醫院向患者提供的主要的移動醫療服務模式,掛號網(27.3%)和微信掛號平台(26.28%)是醫院主要的移動/互聯網醫療合作平台。移動推車、智能手機、PDA等是醫院較常用的移動硬件設備。

        此外,有6成醫院表示正在考慮可穿戴設備的應用。而個人健康管理、遠程患者監測及相關專業醫療護理,是目前智能可穿戴設備與醫院的主要對接模式。

        報告預測,基於Web的臨床應用,數據安全技術及語音識別等,是未來一年內醫院將使用的信息技術。

        未來將出現3類商業模式

        報告認為,目前移動醫療的商業模式還是局限在移動醫療,即患者的醫療健康平台、線上問診和硬件銷售3種模式。未來將出現院內移動醫療應用、醫療大數據挖掘與分析,及院內、院前、院後的信息技術服務3類商業模式。

        對於移動醫療未來的商業模式,報告認為,互聯網企業如何獲取真正的商業利益,短期內如何克服醫院的圍牆困擾,醫療可穿戴設備是否是智能家居與智能醫療一體化必經的一環,都是未來商業模式需要思考的問題。

        論壇上,劉煥東還就報告中股市上相關企業表現、潛藏機會及3年內潛在上市公司等移動醫療市場進行了分析。報告指出,移動醫療的未來將更趨於個性化、專家化、專科化。

        據悉,此報告是中國數字醫療網基於5年行業積累,曆時120天發布,參與人員包括經政產學研資多方人員。

關鍵字:移動醫療,移動醫療產業研究報告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