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月5日的《細胞》(Cell 2010,140:327)雜誌上發表論文,揭示了精子遊動的奧秘,該研究結果對治療男性不育和避孕有重要意義。
一般認為,精子像蝌蚪一樣四處遊動,精子的遊動速度與自身的酸堿度(pH值)變化有關。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控製細胞“內環境”PH值的分子機製。他們在精子尾巴上發現了當作“通道”使用的細孔可以濾出酸性質子,提高精子的移動速度。而這些通道又受一種稱為Hv1的分子控製,控製這個分子,就控製了精子的速度。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男性生育專家Pacey說,由於確認改變細胞內部酸性即可控製精子擺動尾巴速度,這個研究結果很有實用價值。他說,既然已發現了該通道,那麼現在既可以研發男性避孕藥,也可改進方法讓過慢的精子加速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