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入局移動醫療 新玩法震懾阿裏騰訊

作者:伊文 來源:中國商業電訊 日期:15-02-06

   目前移動醫療的格局,正從跑馬圈地進入諸侯爭霸階段,前有騰訊、阿裏的大刀闊斧,後有京東、百度、小米的虎視眈眈,還有甚多創業公司進場。看似互聯網企業的群雄逐鹿,卻在去年9月悄然迎來了異路對手——平安好醫生。

   這款APP是中國平安旗下平安健康推出的移動醫療產品,從公測到正式功能上線,這家險企巨頭的進入似乎都有些低調,但其打造醫療帝國的王者之心卻已經能夠從這款新產品中顯而易見。

   後發製人

   雖然因為健康險業務,平安健康和醫療市場的關係向來密不可分,但要說到真正布局自身醫療業務,以保險公司身份深入醫療領域,還是當下互聯網公司摯愛的移動醫療,平安無疑是個後來者。

   早在2011年6月,天貓商城就開通醫藥館,雖然因為互聯網藥品交易許可證的牽絆,2012年2月才算正式開張。2014開年,阿裏又斥資1.7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37億人民幣,收購了中信21世紀54.3%的股份,為的就是那張《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阿裏下一步又開始借道支付寶,推出阿裏健康APP切入醫藥產品銷售。同時,野心不小的“未來醫院”計劃也迅速在全國多家醫院鋪開試點,直接在支付寶中完成掛號、檢查、繳費、取藥,甚至查看檢查報告等流程。

   而與之分庭抗禮的騰 訊也在去年上演了一出“買買買”的土豪劇集。去年6月,騰 訊和京東聯手以2300萬美元參與繽刻普銳B輪融資,布局可穿戴設備與醫療健康服務公司。此後,更是分別以7000萬美元,1億美元豪擲丁香園與掛號網。意在將兩者作為醫療資源,通過微 信實現粘性更強的醫療生態體係。

   動作頻頻的移動醫療領域,但直至去年9月底,始終沒有在“醫”上動作的平安才推出健康醫療APP“平安健康管家”進行公測,上線包括問疾病、看名醫、逛社區、收資訊以及測健康五個功能模塊。對接名醫,主打三甲名醫即時在線谘詢與一對一家庭醫生服務概念。

上線100天,APP注冊用戶就已經突破百萬,1月中旬APP正式更名為“平安好醫生”,與“平安好房”、“平安好車”一起成為“平安好”互聯網板塊的一員。平安體係下的“醫食住行”大金融版圖終於日漸完整清晰。

   平安好醫生,乍看似乎是個平安版的“春雨醫生”,但如果僅以為此,顯然是小看了馬明哲的這盤棋。

   有備而來的平安好醫生,其APP本身的功能與操作模式已經相較同類市場產品進行了全方位升級,看看平安如何定義一款“輕問診”產品:

   全職醫師,免費問診

   平安為產品專門搭建了一個醫學資訊平台,全職雇傭各科室醫護人員全天候為用戶服務,而非醫師兼職合作模式。包括全科、內科、兒科、婦產科等數十個科室,300名全職專業醫生全天候接受用戶的谘詢服務。與留言回複的性質不同,一對一實時圖文,語音對話的“平安好醫生”大大縮減了用戶在線等待的時間。關鍵是“平安好醫生”提供的是完全免費的問診谘詢,希望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放大流量空間,這一招就讓不少同類收費產品黯然不少。

   專家資源,保險背書

   除了全職問診醫師外,平安已簽約了近千名北上廣三甲醫院副主任級別以上專家,入駐“名醫館”。他們會相繼開放診室,接受用戶在線谘詢,同時提供線下門診、手術治療的優先預約權。預計到今年年底,“平安好醫生”的簽約三甲名醫將達到4000人,基本囊括了國內醫學界各個科室最優質的醫生資源。與此同時,平安也沒有忘記利用集團本身業務為產品提供信譽背書,當前所有線上服務均有平安承保,為用戶遇到任何醫療糾紛時提供基本保障。

   根據現有模式來看,“平安好醫生”選擇了一條長醫療服務鏈來進入市場,加上免費服務,某種程度上來說,大能量平安的進入也預示著輕問診業務領域的機會窗口開始收窄。

   棋逢對手

   雖然平安此次產品推出甚為低調,卻是最無法忽略的一位新進入者,不論是阿裏還是騰 訊這次都遇到強勢對手了。我們不妨來看看平安為這盤棋局布下的棋子。

   互聯網基因

   2013年,平安健康險的最重要的一次人事調動——原阿裏巴巴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濤出任平安健康險董事長開始,便已經勾勒出了公司醫療藍圖的雛形。

   技術出身的王濤14歲考上南京大學少年班,22歲在美獲得計算機碩士學位, 隨後就職美國微軟擔任軟件開發經理,主導並參與了Windows Media、PocketPC、MS Speech部門的重點項目研發。在本世紀初國內第一波互聯網浪潮興起之時回國發展,加盟金山軟件與雷軍搭檔,出任首席技術官,帶領團隊開發出了中國第一款自主研發的大型遊戲——“劍俠情緣”,成為當年最賣座的網絡遊戲,也一舉奠定了金山在中國網遊界的江湖地位。 2004年受馬雲之邀,王濤加入阿裏巴巴,任阿裏巴巴高級副總裁兼阿裏軟件總經理。通過聚焦中小企業整合電子商務及企業管理的需求,他僅用一年時間就幫助阿裏軟件成為中國軟件運營領域的領頭羊,被稱為中國軟件運營之父。

王濤的加入,為平安在互聯網時代的突圍打開了新的方向,他被賦予的使命,便是“幫助平安健康公司轉型,創建新型互聯網化健康管理整合平台。”

   在平安集團內不溫不火的健康險成了互聯網轉型的首要戰地。當然原因也可以理解,一直以來,由於市場不成熟、賠付率較高,本應成為集團進入醫療領域最佳入口的健康險不論從規模還是利潤上都差強人意。馬明哲是看好王濤帶來的互聯網基因會對這個傳統業務帶來的新的改變。他希望能夠借助互聯網築建新的健康醫療產業鏈,通過搭建醫療服務網絡,聯動國內醫療信息,告別以往高端健康險路線,成為更多用戶日常健康管理方案的提供方。

   試用“平安好醫生”就會明顯感覺產品設計、功能格局都已經相當成熟,這與王濤的加盟不無關係。

   醫療資源

   互聯網基因對於一家傳統險企來說,無疑是錦上添花,但平安最重要的資源,其實是健康險業務深耕多年的醫院、醫生資源以及多年來積累的品牌信譽。

   不論是阿裏還是騰訊其實都在做一件事,搶占醫療資源,風口將近,掌握最多核心資源的才會擁有市場話語權。在這方麵,平安依靠集團背書給予最大的信譽與保障支持,同時依托健康險多年來建立的醫院網絡與管理經驗,無論是自建醫療團隊,還是拓展合作醫療網絡,難以攻克的醫療資源,在平安手中卻遊刃有餘。

   唯快不破的市場競爭下,除了名醫館的在線問診外,“平安好醫生”憑借平安健康險深耕中國高端醫療市場十年的網絡資源,在需要的時候,可以一周七天不間斷地為用戶提供100多個城市2000多家公立醫院的門診預約、就醫推薦以及陪診看護服務。

   毫無疑問,平安好醫生進入移動醫療領域的方式更為深入,進入的環節也更為全麵核心,覆蓋了包括健康管理、自診、尋診、候診、診療、康複、藥品等多個價值環節。

   除了與醫院網絡對接了預約、掛號、複診等繁瑣流程,根據門診醫生開具的處方,藥品也將通過平安好醫生遍布全國的簽約藥房,配送到家。

   此外,平安好醫生也將此前健康險業務中重要的駐點顧問延續為了移動醫療的線下支持。當用戶病情經過診斷需要住院,平安好醫生在全國大中城市主要三甲醫院駐點的就醫顧問將會陪同檢查、手術及住院的全過程,幫助料理收費、配藥、保險理賠等瑣事。

   如果僅從產品推出時間看來,平安好醫生的確沒有博得先機,但對醫院、醫生核心資源的掌握與運用卻為平安進入移動醫療領域奠定了基礎,也是其最獨特、優勢的競爭力。平安好醫生選擇了重模式進入移動醫療領域,實則走得輕快自信。

   了解了平安好醫生應用場景,如果再結合國內醫改政策趨勢,不得不說,平安的節奏也踏得太準。隨著國內醫改進入攻堅階段,包括擴展多點執業、擴大醫藥分開試點、處方藥網售破冰在即、醫療機構向社會資本開放、商業健康保險將成為醫保生力軍。政策的全方位利好,為平安未來在醫療領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業想象空間。

平安好醫生當下的任務是盡快布點醫療資源,獲取最大用戶量,之後不論是選擇引入商業合作夥伴,還是與集團內部醫療、保險、金融、支付業務與資源的對接,它都將成為最佳的前端流量入口。

關鍵字:移動醫療,平安保險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