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技局5月19日宣布,來自幾個機構的科研人員發現增加肺結核、瘧疾等多種傳染病易感性的新遺傳變異(genetic variants),對此進一步研究以發現新的治療方法或疫苗。 這項研究成果5月19日在線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指出,來自威爾康基金會人類遺傳中心(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Human Genetics)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員、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組織(National University Health System)的研究人員,共同發現了新遺傳變異。
科技研究局說,研究團隊在馬拉威、肯亞、甘比亞、越南和香港等地,針對超過8000人進行曆時逾5年的大規模臨床研究,尋找可能促成病人易感肺結核、瘧疾、敗血症等疾病感染的遺傳變異,結果發現一種稱為CISH基因下的幾組變異,可能易感上述傳染病。
科技研究局表示,CISH為一種蛋白質進行編碼,而這種蛋白質則涉及到對傳染病的免疫反應,並會對免疫係統細胞間傳遞訊號產生抑製作用。
在CISH基因的範圍內,科研團隊發現5種不同的遺傳變異;經逾8000人的臨床研究後,發現隻要人體擁有上述其中一種遺傳變異,就會比一般沒有上述遺傳變異的人,更容易感染傳染病,且幾率增加18%。
威爾康基金會人類遺傳中心這項研究的領導人梵柏(Fredrik Vannberg)博士指出,一個小小基因,卻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參與這項研究新加坡部份的新加坡科技局旗下新加坡臨床科學研究所(Singapore Institute forClinical Sciences,SICS)所長史文(Judith Swain)說,一個小小的基因卻與許多種傳染病產生關聯,這是項難得且意外的發現,且將提供更好的機製去了解傳染病,並可能成為治療疾病標靶藥物的指引。
實際參與研究的威爾康基金會人類遺傳中心教授希爾(Adrian Hill)則表示,CISH值得更深入的研究,以更加了解免疫係統如何對傳染病做出反應。
另一實際參與研究的SICS教授丹尼斯?高(DeniseGoh)指出,現在還不清楚調整CISH的量會對傳染病易感性造成什麼影響,但研究已證明,CISH確實是免疫係統調節的關鍵;研究團隊希望繼續研究,以更了解免疫係統的進程,發展更好的治療方法和疫苗。
相關鏈接:CISH and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us Diseases Published at www.nejm.org May 19, 2010 (10.1056/NEJMoa090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