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術後發聲重建的進展

作者:高京宇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08-27

  對於喉癌手術的術後發音重建的問題是許多進行了全喉切除術的患者所關心的問題,那麼目前全喉切除術後發音重建發展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呢?近日,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王旭東教授做客《專家訪談錄》,結合自身經驗分析了喉癌術後發聲重建的相關問題。

  對晚期喉癌及放療或部分喉切除術後複發的喉癌,需要進行全喉切除術,術後會失去發音功能,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諸多困難和問題。所以喉癌術後發音重建是臨床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已經有許多的方法來幫助患者重新恢複發音功能,目前全喉切除術後發音重建功能的方法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食管發聲,通過將氣體吸入食管,引起食管入口處粘膜振動發音。但它需要經過專業的人士長時間的訓練以及患者的堅持才有可能恢複發音功能。據文獻報道,通過食管發聲的發生成功率在30%~40%。但也有個別報道稱達到了90%以上。第二類是人工喉,也就是人工輔助發音,是人造的體外機械裝置,根據聲音振動裝置的來源不同可分為:氣動人工喉、電子人工喉。一般而言,人工喉的音調音色都偏向於機器音而與人的差距較大。第三種是氣管-食管發聲,是利用手術方法在氣管-食管之間形成一個通道,氣體經此通道進入食管或下咽腔,衝擊粘膜而發音,稱氣管食管發聲。這種發音方法是我們所積極倡導的一種發音方法。一般手術紙杯發音通道的方式有兩條:⑴氣管食管造瘺術。采用自體靜脈、下咽粘膜、食管粘膜、氣管粘膜及頸部皮膚等組織,在氣管食管間形成通道,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從1981年開始應用這種手術已經成功完成了300例,取得了90%以上的發音成功率,其發音的音調音色包括發音的流行性都接近於正常;⑵氣管食管穿刺發音管植入。在氣管食管之間穿刺,植入矽膠發管,通過這種發音管來輔助發音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關鍵字:喉癌,術後發聲重建,全喉切除,王旭東,人工喉,氣管食管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