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及嚴重喉損傷常導致患者喉功能喪失,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生理、心理痛苦。目前的研究認為要恢複喉的功能,最理想的方法莫過於喉移植。那麼目前,喉移植進展如何,是否已經成為喉癌治療的常規術式呢?近日。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王旭東教授做客《專家訪談錄》,簡要分析了喉癌目前的發展現狀。
嚴格來講,由於喉是非生命必需器官,因此它的發展滯後於其他包括肝、腎等實質性髒器的移植。喉移植成功的關鍵在於建立一個比較成功的血運、功能性的神經移植以及免疫排斥反應。由於喉有較為特殊的解剖以及較為複雜的功能,因此製約了喉移植的發展。它的問題存在於:首先,喉位於咽與食道的交彙處,喉切除後進行喉移植使移植喉處於感染腔內,將會嚴重地影響移植喉的成活率;其次,喉移植的目的在盡可能地避免誤吸的前提下重建近乎正常的發音和吞咽功能,並兼顧呼吸問題。因而必需在喉移植成活的基礎上恢複喉運動神經功能.使聲帶有內收、外展運動。這樣方能達到上述目的,有比其他移植髒器更高的要求。最後,喉移植以後,需要服用大量的免疫抑製劑來進行抗排斥反應,而如果喉癌患者大劑量使用免疫抑製劑則比較容易導致喉癌的複發和轉移,以上的種種原因限製了喉移植的開展。
雖然喉移植存在這樣那樣的難題,但是目前人類已經在逐漸嚐試並獲得了成功。1998年,Robert首次報道了曆史上首例人喉移植獲得成功,受體為一位4O歲的男性,術後3 天,患者即可嚐試發音。1個月後,神經吻合側聲帶開始恢複活動,4個月發音基本滿意,6個月後對嗓音進行言語測試,各項參數均可達到正常交流的水平。 2010年世界上第二例喉移植手術在加州大學醫學中心成功完成。患者52歲的女性在手術13天後就可以恢複發音。
但雖然目前世界上已經有喉移植成功的例子,但是數量卻少之又少,因此嚴格講,喉移植的發展仍然相對落後。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一些新的抗排斥藥物以及優良的神經抑製劑的發展,不久的將來,喉移植一定會有很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