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患者因拒服激素致骨萎縮致殘

作者:何麗娜 來源:今日早報 日期:12-08-27

  拒絕激素僅用止痛藥

  女老板

  患類風濕13年

  人萎縮了十幾公分

  專家提醒:患病3個月後骨頭就會被侵蝕,早治療很重要

  “實在是太可惜了,她明明13年前就已經知道自己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要是當時就能接受規範治療,怎麼會造成如今這種無法扭轉的後果。”昨天,浙醫二院風濕科主任吳華香一見到記者就大發感歎。

  原來,吳主任最近接診的一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治療不及時最終致殘。

  擅自將激素改成止痛藥

  今年48歲的俞女士,是蕭山一家雨傘廠老板娘。早在13年前,她生下女兒後,就發現自己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了控製病情,當地醫院醫生為她進行激素治療。但她總是擔心激素用多了會留下後遺症,於是擅自將激素改成止痛藥。十多年來,每次發病時,她都靠止痛藥扛著。

  然而,止痛藥根本無法對付可怕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因為,發病時除了劇烈的疼痛外,病魔還會不斷侵蝕患者的骨頭,最終使患者因關節僵硬、變形而致殘。

  “根據我們在臨床上的觀察,一般發現患類風濕性關節炎3個月後,從核磁共振的片子上就能發現骨頭被侵蝕的跡象。”吳主任說。

  從7年前開始,俞女士全身所有的關節都已出現紅腫、僵硬、變形,甚至沒法正常活動,基本每天躺在床上。最近她實在忍受不了發病時的疼痛,找到吳主任。

  “看到她片子的時候,我們所有的醫生都驚呆了,她的骨頭除了有很多小孔外,已經明顯萎縮,整個人比生病前矮了十幾厘米。”吳主任說。

  對於這種已經被侵蝕、破壞的骨頭,目前的醫療水平還無法逆轉,但要是能及早接受規範治療,肯定不會讓患者的病情惡化到致殘。

  女性注意關節保暖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發病率不容小覷。就拿我們浙醫二院來說,一年中風濕科的門診量達近6萬人次,其中有20%—30%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吳主任說。

  該病除了與遺傳相關外,與外界環境也有一定的關係。當季節轉變、天氣變化時,容易發生細菌與病毒的感染,這是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誘因之一;還有關節的受涼或是受傷,也容易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

  最近剛好是季節轉變和天氣頻繁突變的時節,不少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老病人有病情加重的跡象,症狀要比平時明顯很多,有類似疑問的人正好可以憑借這個時機做個判斷。

  吳主任說,可以用來初步判斷的標準有三條,一是同時出現多個關節的腫痛;二是發病的關節有左右對稱性;三是一般關節會腫。如果符合標準,那就需要趕緊上醫院及早治療。

  而對於已經確診的病人,除了在急性發作期以休息為主外,恢複以後得做適當的運動,因為運動的病人要比不運動的病人恢複得快並且更好。

關鍵字: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萎縮,激素治療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