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膏方一般選用滋養性食物或藥物,加水煎煮取汁液,濃縮,加蜂蜜或膏劑製成,具有口感好、服用方便、易保存等特點。由於膏方能使有病虛損者早日恢複和痊愈,使無病者正氣亢盛,身體健康,少生疾病,因此深受人們喜愛。
原料組成:梨2000克,款冬花30克,麥門冬30克,百合30克,川貝母30克,蜂蜜500克。(選自《本草求原》)
製作用法:將梨削皮,切成塊,用榨汁機榨成汁,備用;款冬花、百合、麥冬、貝母放入鍋內,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共3次,合並3次的汁液,以文火煎熬濃縮至稠黏如膏,加入蜂蜜,加熱至沸,停火待冷,裝瓶備用。每次取出15克,沸水衝泡,每日2次。
方解:此方中的主料梨具有滋陰潤燥、潤肺止咳的功能;款冬花辛溫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百合與麥冬皆有潤肺養陰之功;川貝母善於清熱化痰;蜂蜜潤肺健脾。諸物相合,共奏潤肺止咳、生津潤燥之功。此方可作為秋末冬初防治流感的保健膏方。
原料組成:桑葚500克,百合100克,蜂蜜300克。(選自《中國藥膳辨證治療學》)
製作用法:將桑葚、百合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取液,再加水煮30分鍾取液,兩次藥液合並以小火煎熬濃縮至黏稠時,加蜜至沸停火,待涼裝瓶備用。每次1~2湯匙,沸水衝化飲用。
方解:膏中桑葚甘酸寒,可滋陰補血;百合甘微寒,可清熱安神;蜂蜜甘平,可滋潤補中。三味共奏滋陰、清心、安神之效。此膏方能改善因用腦過度而引起的神經衰弱、健忘、眼澀目脹等症,補充大腦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提高學習思維和記憶功能。
原料組成:生決明子10~30克,蜂蜜適量。(選自《食物本草》)
製作用法:將決明子搗碎,加水200~300毫升,煎煮5分鍾,衝入蜂蜜,攪勻後當茶飲。
方解:方中決明子上清肝火、下潤大腸,蜂蜜善潤腸通便、滋養和中,兩藥合用,潤燥清熱、泄熱通便、滋養和中,其作用平和,可用於老人、產婦津液不足、腸道失潤所致的便秘。
原料組成:牛髓、炒胡桃肉、杏仁泥各200克,山藥250克,蜂蜜500克。(選自《宣訂瑞竹堂經驗方》)
製作用法:將胡桃肉、杏仁泥、山藥同搗成膏,入煉熟蜜500克,與煉牛髓和勻,入沙鍋內,沸湯煮熬,以瓶盛收貯,每日早晨空腹溫水衝服1匙。
方解:牛骨髓甘溫,可潤肺補腎、益精填髓;胡桃潤肺補腎、補血益胃;杏仁下氣除風;山藥益氣補中,與蜂蜜同用具有補精潤肺、健胃壯陽之功。此方對體倦乏力的中老年人是可以經常服用的保健佳方。
五汁膏
原料組成:蜂蜜、生薑汁各200克,白蘿卜汁、梨汁、牛奶各100克。(選自《經驗廣策》)
製作用法:將蜂蜜、生薑汁、白蘿卜汁、梨汁、牛奶和勻並共熬成膏,裝瓷瓶收貯。一日3次,白開水衝服。
方解:此方蜂蜜潤腸通便、滋養和中;梨潤肺止咳;生薑汁祛寒除痰、開胃調中;白蘿卜潤肺化痰;牛奶充液填精、壯胃健脾。合用對老年津虧久咳有非常好的療效,也可作為秋末冬初防治流感的保健膏方。
盡管膏類益處多多,但在選用膏方時宜注意中醫辨證施膳,對症施膳。服用膏方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較強刺激性的食物。在服膏方時不宜飲濃茶、酒類,避免降低藥效或與藥物成分相抵觸。服用補益類膏方要忌食蘿卜。膏方不宜與牛奶同服。膏方啟用後要妥善保管,及時放入冰箱,以防變質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