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的組成與分類

作者: 來源:百度百科 日期:12-08-27

  膏方 

  膏方的組成

  ①按照藥物的性質可分為三部分,即飲片、膠類及糖類。

  飲片是起主要治療作用的中藥,一般需辯證施治,根據個人情況而不同;

  膠類一方麵供製作過程中收膏用,另一方麵具有滋補作用,如阿膠養血止血、滋陰潤肺,鹿角膠可溫腎助陽、生精補髓、活血散結等;

  糖類主要為了改善口感,另外可補中緩急。

  ②按照膏方中藥物的作用可分為滋補藥、對症藥、健脾藥和輔料四部分。

  滋補藥有益氣、補血、養陰或溫陽等功能,常用的有人參、黃芪.熟地,麥冬、蟲草、胎盤等,同時配合使用理氣化濕、清熱、祛瘀等之劑,以增強滋補的效果;

  對症藥是針對患者當時主要病症的藥物,兼顧祛病和滋補;

  膏方內的滋補藥多屬粘膩呆滯之品,久服多影響脾胃運化,並易閉門留寇,故一般需加用陳皮、砂仁、焦山楂炒麥芽、白術等健脾藥,加強吸收,達到補而不滯的功效;

  輔料主要包括調味的糖類以及收膏的膠類等。

  膏方的分類

  根據製作過程是否加入蜂蜜將膏方分為清膏蜜膏,中藥煎煮濃縮後直接收膏者為清膏,收膏時加入蜂蜜稱為蜜膏(又稱“膏滋”),後者尤其適合年老體弱、有慢性病者;

  根據膏方中是否含有動物膠或胎盤、鹿鞭等動物藥,可將其分為素膏和葷膏,素膏由中草藥組成,不易發黴,四季均可服用;葷膏中則含有動物膠(藥),多屬溫補之劑,且不易久存,一般冬季服用。

關鍵字:膏方的組成,膏方的分類,飲片,清膏,蜜膏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