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是人的本能,是人類的一種情緒表達,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美國專家對哭泣做了5年的研究,結果顯示,一個月內,男人最多哭7次,而女人的流淚次數則超過30次。
眼淚能顯示自己的脆弱,讓對方降低戒心和敵意,不會隨便做出傷害行為,發送自我保護的信號;同時它會模糊人們的視線,防止自己對別人做出攻擊性行為。另一方麵,哭泣是進行情感溝通的一種重要手段,可以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聯係。你當著別人的麵肆無忌憚地流淚時,就等於在發出這樣的信號:我正在與你一同分享我最脆弱的情感,你看到了我最真切的一麵。對方看到這一切,則會認為,你信任他,雙方可以成為朋友。
悲和哀是最強大的“催淚彈”,除此之外,喜、怒、懼都能讓人落淚,比如,太害怕了會哭,太高興了會哭,還有被氣哭的。應該說,所有這些都是人類一種正常的行為反應。
當人們內心感到委屈或精神受到重大刺激時,人們往往會哭泣流淚。該哭不哭,一味地忍,悶在心裏時間久了,心中的壓抑就會越積越重,精神負擔也就越來越大,進而出現精神萎靡、情緒低落,導致失眠,影響食欲,出現悲觀厭世甚至輕生的念頭,反應性抑鬱症往往就是這樣造成的。哭,會使心中的壓抑得到不同程度的發泄,從而減輕精神上的負擔,對健康是有一定好處的。難怪有心理學家主張:該哭你就哭吧!強忍眼淚等於自殺。
心理專家認為,哭泣的情緒反映大多與人際關係不良有關。如果在麵對壓力時,有家人、朋友、同事等良好的人際支持的話,能夠有效化解壓力。在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中也能獲得愉悅的情緒,會比較樂觀地應對壓力。通過哭泣減壓,無可厚非,可以作為正常的情緒發泄渠道,但沒必要經常用它。它不是減壓的首選方式,還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可以減壓。
(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 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