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肝移植進展回顧

作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高鵬驥 朱繼業 冷希聖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0-03-01

  在過去的一年裏,我國的肝移植數量穩步增長,圍手術期死亡率進一步下降,中國成為公認的肝移植大國。在移植數量和質量不斷發展的同時,移植醫生和衛生部等行政主管部門開始關注移植相關的社會和倫理問題,注意引導和規範肝移植健康發展。 

  進入2009年,肝移植供體短缺問題依然嚴峻,供肝來源仍是以無心跳供體為主,活體供肝是重要補充。來自中國肝移植注冊(CLTR)的數據顯示,從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我國大陸地區已完成各類肝移植手術2529例,其中包括活體肝移植299例。 

  在肝移植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肝移植術後患者的生存率也穩步提高。 

  肝癌肝移植標準如何選擇 

  如何預防和降低肝癌患者肝移植術後複發和轉移,一直是移植醫生關注的焦點。 

  米蘭標準是最著名的肝癌肝移植標準,其優點是療效肯定,5年生存率在75%以上,複發率<10%。但由於米蘭標準過於嚴格,使得一部分可能治愈的患者失去了治療機會。此後世界各地的移植醫生對肝癌患者實施肝移植治療的效果進行了分析總結,提出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標準、巴塞羅那標準、匹茲堡標準等,我國學者在參考國際標準和總結國內經驗的基礎上,也提出了“杭州標準”和“上海複旦標準”,進一步擴大了肝癌肝移植的入選標準。 

  2009年9月在意大利舉行的國際肝癌協會年會上,一項歐洲多中心研究結果表明,腫瘤數量和直徑是影響患者預後的重要因素,當腫瘤數量和腫瘤最大直徑之和≤7時,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71.2%。依據這一研究結果,馬紮費羅(Mazzaferro)等提出了新的米蘭標準,即“up to 7標準”。 

  麵對這麼多的標準,究竟該選擇哪個更為合理呢?我們認為,肝癌患者是否應該接受肝移植,關鍵要看肝髒供給與需求的關係。超出標準的肝癌患者在接受肝移植治療後,雖然最終可能會複發和轉移,但是其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要明顯優於接受其他治療方式的患者,因此在供肝充足的情況下,晚期肝癌患者也可以實施肝移植手術。 

  當供肝短缺時,為保證肝髒的有效利用,我們應該優先將肝髒分配給良性肝病患者和早期肝癌患者。因此肝癌肝移植的標準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應當隨著供肝供給與需求的改變進行適當調整,其目標是在保證供肝充分有效利用的情況下,為更多患者提供治療機會。 

  活體肝移植倫理問題受到重視 

  從1988年巴西的Raia實施世界首例活體肝移植到今天僅有21年時間。我國的活體肝移植起步更晚,直到近幾年供肝短缺問題日益嚴峻,才有了較快發展。普通群眾對於活體肝移植存在的風險仍缺乏了解,移植醫生在開展活體肝移植之初,往往容易關注活體肝移植的技術問題而忽視倫理問題。 

  在最近一年裏,我國的肝移植醫生更加關注活體肝移植中的倫理問題,在臨床實踐中他們認識到,開展活體肝移植,必須嚴格遵循以下原則: 

  ⒈明確供受體的親屬關係。我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明確規定,禁止器官買賣,活體器官的受者限於活體器官捐獻人的配偶、直係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係血親,或者有證據證明與活體器官捐獻人存在因幫扶等形成親情關係的人員。 

  ⒉充分的知情同意和保證供體安全是活體肝移植倫理評估的重要原則。目前全球有明確文獻報告的供者死亡數量為19例,我國也發生過術後供體死亡案例。鑒於供者需要承擔手術創傷甚至死亡風險,移植前必須確認供者已充分知情並且是自願捐獻。 

  ⒊預期受者預後良好也是活體肝移植需要遵循的倫理原則。目前公認的觀點是,活體肝移植受者應該在移植術後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否則供者就沒有必要冒著巨大的風險去捐獻肝髒。因此對於晚期肝癌患者,由於存在較大的肝癌複發的風險,一般不建議實施活體肝移植。 

  CLTR成績顯著 

  中國肝移植注冊(CLTR)由中國頂尖的20家肝移植中心於2005年發起成立,於2008年5月獲得國家衛生部的正式授權,目前參與的肝移植中心已達80家。CLTR負責登記中國大陸進行的所有肝髒移植手術,目前登記的肝移植手術例數已達16962例,其中活體肝移植為1397例,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歐洲的全球第三大肝移植注冊係統。2009年7月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第13屆國際肝移植協會年會上,香港大學瑪麗醫院範上達教授介紹了中國肝移植注冊的情況,得到了與會代表的認可和好評。 

  CLTR的統計報告真實反映了我國的肝移植現狀,為國內各移植中心交流經驗,以及中國大陸肝髒移植醫生與世界肝髒移植同行進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科學平台。 

  學術交流日益廣泛 

  在臨床肝移植取得舉世矚目成績的同時,我國肝移植領域的學術水平也日漸提高。在《肝移植》(Liver Transpl)、《移植學會會報》(Transplant Proc)等雜誌上不斷有我國學者的論文發表。在2009年7月美國紐約舉行的第13屆國際肝移植協會年會上,有來自我國大陸地區多家移植中心的論文被收錄。 

  高水平的學術會議展示了我國肝移植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以及國際肝移植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推動了我國肝移植事業的發展。 

  2009年8月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會議在上海舉行,與會代表圍繞器官捐獻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並就建立國家器官捐獻體係達成了共識。 

  2009年9月,由北京大學器官移植中心主辦的第二屆國際肝髒移植學會亞太地區年會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為國際同行更全麵深入地了解中國肝移植事業提供了一個良好平台。 

  2009年10月,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主辦的2009全國器官移植學術會議在陝西召開。會議宣布了全國人體器官移植複核審定工作結果,總結了1年來我國器官事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著手建立國家器官捐獻體係 

  供體來源問題一直是製約我國肝移植發展的瓶頸。長期以來,我國90%以上的器官來自無心跳供體,但是由於無心跳供體涉及倫理和人權等問題,在世界範圍內一直存在爭議。活體供肝是解決供肝來源的有效手段,但是供體需要承擔手術風險,而且臨床操作上存在需要確認親緣關係等問題。腦死亡捐獻是較為理想的供體來源,但是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當前腦死亡捐獻的數量非常有限。另外供體的分配也存在諸多問題,作為一種稀缺資源,許多地區限定獲取的器官必須在當地應用。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數眾多,但缺乏統一的器官分配的優先原則。 

  鑒於器官移植供體獲取和分配存在的種種問題,我國的衛生主管部門為推動中國的器官移植捐獻體係的建立進行了不懈努力。2009年衛生部和紅十字總會宣布將著手建立人體器官捐獻體係,並將於2010年起首先在上海、天津、遼寧、山東、浙江、廣東、江西、福建、江蘇、湖北等地進行捐獻工作試點。人體器官捐獻體係的建立對於保證供體器官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加強監管,保證肝移植健康發展 

  由於器官供需矛盾日益嚴峻,一些逐利者鋌而走險,形成了器官買賣的“地下市場”,甚至有些醫生也參與了器官移植的灰色交易。在2009年,“旅遊移植”、 “器官買賣”、“器官中介”等問題相繼出現並被曝光,充分暴露了當前器官移植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成為阻礙肝移植健康發展的羈絆。 

  針對上述問題,衛生部開展了人體器官移植項目複審工作。同時,衛生部將CLTR作為肝移植登記係統,並委托其建立國家肝移植標準,監管全國各醫療機構的肝移植數據。2009年12月,衛生部暫停了全部活體肝移植工作,並著手建立活體肝移植的臨床技術規範,以保證肝移植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字:移植,器官,肝癌,捐獻,肝移植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