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消毒副產物亟待重視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 郝鳳桐 來源:健康報 日期:12-08-07

  飲用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自1908年以來,氯化消毒已經成為淨化飲用水的重要措施,在全球範圍內廣泛應用,有效控製了水源所致傳染病的播散。

  為保證生活飲用水符合標準,阻止致病微生物在水中繁殖,許多國家要求供水管線中的水存在少量的剩餘消毒劑,如德國曾經規定用戶龍頭水的遊離氯須>0.1毫克/升,而奧地利同期的規定是<0.3毫克/升。

  飲用水中的餘氯有害嗎?國外學者給小鼠飲用餘氯量為200毫克/升的氯化水,分別觀察30天和50天, 解剖結果顯示實驗小鼠髒器組織結構正常。有研究者給大鼠飲用餘氯量為100毫克/升的氯化水,對其生長發育及子代未見顯著病變,惡性腫瘤發病率與對照組類似。

  我國部分地區飲用水源汙染較嚴重,水源中有機物濃度高於許多發達國家,這勢必增加氯化消毒過程中的耗氯量。由於耗氯量的增加會導致飲水消毒副產物(三鹵甲烷、鹵乙酸等)增加,故會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危害。

  國內學者通過鼠傷寒沙門氏菌致突變實驗,觀察氯化消毒對飲用水遺傳毒性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未行氯化消毒的自來水有機提取物致突變反應陰性,加氯自來水水樣有機提取物隨著濃度的增高,誘發沙門氏菌致突變率升高。研究發現,加氯濃度分別在1毫克/升、4毫克/升時,能誘導菌株對1升/皿~ 5升/皿劑量組致突變反應,當氯濃度為9毫克/升時,能誘導0.5升/皿劑量組致突變反應陽性。

  我國許多城市推廣利用再生水。由於再生水中有機物含量大大高於飲用水, 因此再生水消毒副產物的濃度常常數倍於飲用水。國內學者觀察再生水消毒副產物對小鼠骨髓嗜多染紅細胞染色體的損傷作用、對鼠傷寒沙門氏菌的致突變作用等遺傳毒性的影響,發現未實施再生水氯化消毒的樣品,當消毒副產物含量較低時,不會導致遺傳毒性;消毒後水樣隨著消毒副產物濃度的增加,可以觀察到遺傳毒性。

  飲用水的氯化消毒副產物有著潛在的毒性,可以通過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等工藝來去除部分氯化副產物,改善飲用水的安全性。因此,對於氯化消毒飲用水,僅僅盯住氯含量,並不能全麵反映安全性問題。 

關鍵字: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