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眼睛測謊理論受質疑

作者:國文 來源:國際在線 日期:12-07-15

       最近《公共科學圖書館》上刊發一項研究報告表明,言辭的猶豫和過度的手勢也許才是識別人們是否撒謊的更有效的手段。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一點得到過許多心理學家的認可。他們認為,當一個人的大腦回憶真實存在的事情時,眼睛會先向上、再向左轉動。而如果去虛構一個畫麵,即說謊話時,眼球的運動恰恰相反,會先向上、再向右轉動。所以,通過觀察一個人的眼球運動往往可以判斷一個人是否撒謊。 這種眼球運動與說謊之間所謂的聯係來源於神經語言程序學(NLP)。NLP可以幫助加強人們利用心理技巧的能力,其中涉及到很重要的一個原理就是告訴人們眼球運動與思想之間的關係。 

  但英國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大學心理學家查德·威斯曼(Richard Wiseman)教授的研究團隊近日開展的實驗顯示,通過眼睛來判斷人們說謊與否的原理並不成立。 

  試驗中,研究人員把參加試驗的誌願人員分為兩組。對第一組誌願者,研究人員分別拍攝和記錄下他們說真話以及說謊話時的眼球運動,第二組誌願者則被要求觀看上述視頻,並通過所拍攝到的受試者眼球的運動鑒別其是否在說謊。結果顯示,第一組研究並未顯示出眼球運動與說謊之間存在任何聯係,第二組研究則顯示, NLP原理並沒能幫助人們提高鑒別說謊者的能力。在隨即而來的一項後續研究中,在隨後進行的後續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一些引起公眾普遍關注的新聞發布會,其內容多涉及籲求幫助尋找失散親人或者聲稱自己是罪案受害者等方麵,其中自然是有人說的是事實,而有的人最後被證明說了謊。但分析結果同樣顯示,沒有證據表明眼球運動與說謊之間有任何必然的聯係。 

  同樣參與此項研究的愛丁堡(Edinburgh)大學卡洛琳·瓦特(Caroline Watt)博士總結說:“大部分人認為某種特定的眼球運動是說謊的標誌,這種想法甚至成為一些組織的培訓課程。但是我們的研究證明此觀點是不成立的,所以是時候摒棄這種通過眼睛來判斷說謊與否的方式了。”

       相關鏈接:The Eyes Don’t Have It: Lie Detection and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關鍵字:測謊,言辭,手勢,公共科學圖書館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