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患者怎樣選醫生?

作者: 來源:《健康時報》 日期:12-06-19

美國
 

  編者按:如何理解醫改的公益性?如何解決醫療公益性與市場化的關係?健康教育如何打好組合拳?對於公共健康領域存在的普遍性問題,6月14日,在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辦的全球健康學術研討會上,健康時報記者采訪了與會的三位美國專家和清華大學的李希光教授。

 

服務不好就沒人選你
 

  黃嚴忠最近十年裏更換了三名全科醫生,佐那納更換了一名。

  他們所說的全科醫生也就是我們平時講的家庭醫生,這是由保險公司給投保人推薦的。

  黃嚴忠說,一般情況下,你買了一家保險公司的醫保,他就會給你一長串在你居住地附近的全科醫生名單,由你自己去選擇。這些全科醫生負責你日常的健康保健,也就是我們國內所說的:小病在社區。社區醫生的權力很大,投保人生病後需不需要找專科醫生看,需要全科醫生來決定。

  起先,黃嚴忠挑選了一位華裔醫生,他以為都是華人,溝通起來應該順暢些。後來發現不是那麼回事,於是他就登錄所投保險公司的網站,重新點擊挑選了另外一名醫生。

  佐那納說,對全科醫生的更換是隨時的。

  這樣,就由投保人對全科醫生形成了製約,你如果服務不好,就沒人選你,你就沒飯吃了。同樣道理,如果保險公司不為自己的投保人著想,就沒人買你的保險,你也就破產了。這種製度下,形成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製約機製,各方都想方設法伺候好自己的投保人。

每年收入的1/3支付社保

  佐那納介紹,美國的醫保分三類,一類是65歲以上的老人,由聯邦政府買單,但這種買單是一種政府采購,政府給大家推薦幾家保險公司,由公眾自己去挑選。第二類是特別貧困的人,所謂赤貧,就是自己確實負擔不起的,由政府采取救濟的方式來解決。第三類人是基於上述兩類人群之間的“夾心人群”,一般是由所供職的公司來購買醫保。但沒有法律強製性的,是勞資雙方談判的一個條件。公司為了留住人才,也會給自己的員工買醫保。不過美國各州的情況都不大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有人講美國有幾千萬人沒有醫保,實際上,相當一批人把買不買醫保當作自己的權利,特別是年輕人,認為自己很健康,沒必要投那筆錢,他就不買。因此不能單純的把沒有醫保當作政府沒盡到責任。黃嚴忠說,他每年收入的1/3要用來支付社保,也是一筆很大的支出。

     黃嚴忠     

        佐那納說,目前奧巴馬政府的醫改,就是想解決“夾芯人群”的醫保問題,反對者主要集中在政府權力邊界的爭論上——政府有沒有權利強製每個人都上醫保,這是不是對個人權利的侵犯?

  回顧美國近百年的醫保發展曆史,佐那納認為三任美國總統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執政期間,美國就通過了 《社會保障法案》。從此,美國建立起龐大的社會保障係統,為解決老年人養老、看病難的問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上世紀60年代的肯尼迪總統之後的林肯總統提出了由政府為65歲及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險。

  如今,奧巴馬推出的新醫改雖然質疑聲不斷,但仍在爭議中前行,期望為社會“夾心層”提供最實惠的幫助。

中國醫改莫要政府包辦

  說起中國正在進行的醫改,黃嚴忠認為,醫改要避免進入幾個誤區:不要把政府主導當成政府買單,政府包辦。政府主導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是體現服務性;再者,要正確理解公益性,現在有一種誤區,把公益性與市場化對立起來,好像公益性就是公立醫院的事情,民營醫療機構是被排除在外的。還有人說,中國過去的醫改基本不成功是市場化過度造成的,但到底是市場化過度,還是市場化畸形?值得深思。

  黃嚴忠研究了中國衛生年鑒,近幾年公立醫療機構的政府投入隻占10%左右,其餘的要公立醫院自己去市場上獲取,其公益性和非營利性如何體現?又怎樣解決他們的生存與公益性之間的矛盾?

  說起近三年的中國新醫改,幾位專家對農村基本醫療覆蓋率達到95%以上,大加讚賞,認為這是最大的亮點,確實幫助了廣大農村患者。不過,政府投入如何能讓民眾受益而不是單純變成中間機構的利潤,這需要建立製約機製,從製度上做到不能為,加大懲戒力度,讓其不敢為,不斷進行教育,讓其不願為。

健康教育要打組合拳

  說起健康教育,幾位專家都認為,必須打“組合拳”——政策引導、媒體行動、權威倡導等相結合。

  佐那納說,健康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促進行為改變,但在知曉率提高與行為改變之間往往不是成正比的。

  泰提爾說,1964年,一篇吸煙與肺癌等疾病關係的報道觸動了美國人的神經,揭開了美國控煙的大幕。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美國各州相繼出台了控煙法規。以紐約為例,在市長布隆伯格的帶領下,紐約出台了史上最嚴的控煙法規。如果一個人在餐館、公園、工作場所等公共場所吸煙就會被認定觸犯了法律。另外,高額的煙草稅也讓煙草企業大呼頭痛。美國一盒煙的價格平均為12~15美元,其中大部分利潤都用於上稅了,這不僅使許多美國人買不起煙,而且國家得到的煙草企業的稅收主要用於控煙,這種“兩頭堵”的方式提升了全民的健康。

  佐那納說,美國目前麵臨的很頭疼的健康問題是普遍的肥胖,這也是各種慢病的發病基礎,但這太難改變了,因為人最難改變的是習慣。

  為了倡導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奧巴馬總統的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在白宮種菜,號召大家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以紐約為例,也從管住嘴開始向肥胖宣戰。州政府已經遞交提案,擬在紐約的餐館、電影院、體育比賽場所等禁售重逾16盎司(約合454克)的大容量含糖碳酸飲料。雖然這招致了許多大型快餐零售巨頭的強烈不滿,但顯示了政府抵製肥胖的決心。
 

  說起中國目前的食品安全問題,佐那納說,不管是食品安全還是藥品安全的完善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美國也經曆過這個階段。1906年,一個著名記者發表的《叢林》係列報道,揭露了美國肉食品加工環節的醜聞,在社會產生巨大反響,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由此產生。媒體在促進健康領域發展方麵起到得是不可或缺的作用。

 

關鍵字:美國,患者,選醫生,黃嚴忠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