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前後,各地紛紛開展的免費愛心眼科手術往往成為許多眼病患者重見光明的希望,然而,很多眼病患者至今仍然在黑暗中焦慮地等待,企盼一副捐贈的角膜能讓他們看到久違的世界。
角膜庫空空蕩蕩讓人心焦
“一位病人等待角膜移植手術的時間,我看最少要以年計數。”中國眼庫創始人、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導師、廣東省眼庫主任陳家祺告訴記者。作為全國最著名的眼科醫院,去年約有400例角膜移植手術在該中心進行,而目前全省需要角膜並且登記的患者卻高達兩、三千人,且近20人急需在半個月內,甚至是馬上接受手術。
尖銳的角膜供需矛盾不僅僅出現在廣東。據陳家祺估計,全國每年至少應實施30到40萬例角膜移植手術,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然而,因為獲得捐贈的角膜嚴重不足,每年實際進行的手術僅約5000例。
作為全國最先發起建設角膜捐獻機構的專家之一,陳家祺說,全國約20個“眼庫”,幾乎都是空庫。
“就像是銀行一樣,有銀行但是沒有人存錢。”這位為光明事業奮鬥了整整50年的老專家無奈地說。在過去的十多年裏,醫院獲捐的角膜總是隨到隨用,極為緊缺,隻有化學傷、燒傷等病情緊急的患者才能獲得優先安排。
技術不是難題觀念才是門檻
雖然角膜移植屬於比較精細的顯微手術,但是培養一名合格的角膜醫師並不是件難事,技術也足夠成熟。供需矛盾突出,捐贈者少,跟我國的文化背景不無關係。
陳家祺認為,隻有移風易俗,建立角膜捐獻的理念,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進行捐獻。
“在進行角膜采集時,醫生也一定要照顧捐獻者的情緒和家人要求。”陳家祺介紹說,目前角膜采集完全可以做到隻取角膜,保留捐贈者的眼球,不改變其原有容貌。通過使用一種高分子透明材質製作的角膜,替換被采集的角膜,經過細致的處理,肉眼幾乎察覺不出任何變化。
對捐贈者給予一定的榮譽和紀念,既是對其行為的肯定,對他人也是一種鼓勵。“捐贈行為本身是偉大的,體現著一個人的無私和高尚。”陳家祺建議向角膜捐贈做得好的國家學習,完善和鼓勵角膜捐贈行為。
呼喚規範盡快出台
角膜捐獻不能隻是坐等,而是還要自力更生。“我們想建立一個人工角膜的製作和研究中心,通過國家的鑒定,生產一些醫用的生物材料。”陳家祺說。
目前,全國統一的角膜捐獻及使用規範還未出台。廣東省眼庫由機構本身向社會公布捐贈流程和須知,而各個省市的規定不盡相同。在接受外國眼庫的贈與角膜方麵,也沒有規範可以參考。未來實現眼庫內部、全球聯網及資源共享是發展的方向,然而很多事情還需要從頭摸索。
今年72歲的陳家祺,在慶祝從醫50周年的時候,簽署了角膜捐贈協議。當不可避免的那一天到來時,他將以自己的角膜,作為對人類光明事業的最後的奉獻。
新聞鏈接:空蕩蕩的角膜庫讓我們從哪裏尋求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