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療法,自古有之。古希臘哲學家亞裏斯多德和畢達哥拉斯都相信音樂具有治療作用;埃及人在遠古時代的著作中稱“音樂是靈魂之藥”;我國經典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我國古代還將五音(宮、商、角、徵、羽)和五髒(脾、肺、肝、心、腎)一一對應—據《史記·樂書》記載:“故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宮動脾而和正聖,商動肺而和正義,角動肝而和正仁,徵動心而和正禮,羽動腎而和正智。”
音樂之所以具有止痛功能,是因為通過音樂的物理作用,能夠直接同身體的各部位產生共振效果。科學家們用先進的實驗方法測出,人體皮膚表麵的細胞都在做微小的振動,這種微小的振動簡稱“微振”。實際上全身所有的細胞都在做這樣的微振,心髒、大腦、胃腸等處細胞的這種微振更為突出。在大腦皮層的統一指揮下,周身所有細胞都在按一定的節奏進行微振運動,合成一曲非常協調的全身細胞“大合唱”。當一定節奏的音樂作用於人體時,如果這種節奏和人體生理上的微振節拍一致,兩者便發生共振,體內的微振就會加強,導致人體產生快感,從而減弱甚至抵消疼痛對神經的刺激。音樂則是帶來這種快感的媒介。
有些研究人員認為音樂可以止痛的原因是聽音樂分散了患者的注意力。英國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分散注意力的研究:要求一批誌願者把手放在很冷的冰水裏,然後叫他們試著用聽音樂、看漫畫與做算術等方式來分散注意力……結果顯示,在分散注意力來止痛的各種方式裏,聽音樂是療效最佳的一種。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護理學院教授瑪麗恩·穀德喜歡在業餘時間彈奏音樂,她也將音樂當作鎮痛的處方。有關音樂止痛,穀德進行了一項最新的係統研究。該研究發現:盡管音樂不會替代止痛藥物,但能夠提高止痛藥物的效果。十五六年以來,穀德一直用音樂對手術後病人做試驗。“我在研究中發現:不考慮藥物治療的效果,音樂確實能夠減輕高達約31%的疼痛,”她說。
現在,一項係統分析結合51項臨床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對穀德來說是個好消息。從循證醫療保健中心的考科藍評價資料中發現,聽音樂的病人認為自己的疼痛程度減輕,甚至可以減少止痛用藥的劑量。
若將止痛的效果用0至10成來表達,病人的報告說明,有5成的止痛效果來自音樂。“這個效果不算很好,”穀德說,“這不過是個平均值。對於一些病人來說,效果會更好;而對於另外的一些病人,效果會差些。”她指出,由於音樂沒有副作用,試試無妨。
穀德的最新研究是夥同克裏夫蘭臨床醫學基金會的桑德拉·西德列基進行的,研究成果發表在《高級護理雜誌》(Th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上。該研究是集中針對非癌症慢性疼痛(CNMP)患者進行的,此類患者常伴隨有壓抑、殘障和乏力的感覺,疼痛也往往不會因傳統的治療而結束。穀德和西德列基在研究報告中寫到:“盡管鴉片類鎮痛劑、非固醇類抗炎劑、肌肉弛緩劑、神經安定劑和抗抑鬱劑等經常作為止痛處方,但由於此類藥物的副作用而使得藥物治療的效果受到限製。”研究結果發現,音樂療法是緩解疼痛理想的輔助療法,慢性疼痛患者接受外加的音樂療法,還會在其他方麵受益,如:可以減輕焦慮、緩解抑鬱症、減輕疼痛殘障等。
癌症患者的疼痛同樣可以借助音樂來緩解。在奧莉·簡·薩勒博士的帶領下,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療中心對42名骨髓移植的癌症患者進行了研究。這些患者年齡5到65歲不等,大多數因為白血病、淋巴瘤而接受治療。骨髓移植通常會給患者帶來各種副作用,包括疼痛、惡心、疲勞、貧血和脫水。其中19名患者在移植後接受傳統的治療,而其餘的23名患者接受音樂療法。研究結果發現,每星期進行兩次音樂治療,患者對惡心和疼痛的抱怨減少,並且增加了患者的放鬆感,緩解了憂慮和壓抑感。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期刊《替代療法》(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 Medicine)上。
據報道,美國肯浦利斯大學醫學院牙科,運用音樂代替麻醉藥拔牙數百例獲得成功;美國產科醫院用音樂對難產婦女進行催產;前聯邦德國赫萊爾醫院用音樂代替麻醉藥進行了萬餘例手術。這些都有力地說明了音樂止痛的奇特功效。
音樂對任何疼痛患者都有效果,但對不同的患者止痛效果會有所差異,這主要與患者的音樂素養有關。對於一個非常喜愛音樂並對音樂有著較高鑒賞力的患者,音樂的止痛效果就會很顯著。相反,對於一個不懂音樂,甚至對音樂反感的患者,音樂止痛的效果會較差。音樂止痛的效果還跟其他因素有關,如:音樂治療時間的長短、音樂治療的頻度、音樂類型的選擇、音量的大小、環境聲音的幹擾等等。
音樂止痛治療效果良好、無毒副作用、適用範圍廣泛、費用低廉、易於操作,正在受到世界各地醫護人員及患者的青睞。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音樂與醫學的關係將越來越密切,正如萊歇文博士所說:“音樂和醫學過去一直是,將來也仍然是不可分割的。”
一曲音樂可以作為鎮痛處方。有關音樂止痛,一項最新的係統研究發現:盡管音樂不會替代止痛藥物,卻能夠提高止痛藥物的效果。
瑪麗恩·穀德喜歡在業餘時間彈奏音樂。然而,作為凱斯西儲大學護理學院的教授,她也將音樂當作鎮痛的處方。
在一個神經病學研究小組當護士時,她護理背部疼痛的病人,開始對研究音樂止痛感上了興趣。“我總是將音樂—那種輕柔的音樂帶到病房。病人的麵部表情就放鬆了……很快,他們就睡著了,”她說,“我不得不躡手躡腳地走出病房,一兩個小時後,再來取回我的磁帶錄音機。”
十五六年以來,穀德一直用音樂對手術後病人做試驗。“我在研究中發現:不考慮藥物治療的效果,音樂確實能夠減輕高達約31%的疼痛。”她說。現在,一項係統分析結合51項臨床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對穀德來說是個好消息。從循證醫療保健中心的考科藍評價資料中發現,聽音樂的病人認為自己的疼痛程度減輕,甚至可以減少止痛用藥的劑量。
若將止痛的效果用0至10成來表達,病人的報告說明,有5成的止痛效果來自音樂。“這個效果不算很好,”穀德說,“這不過是個平均值。對於一些病人來說,效果會更好;而對於另外的一些病人,效果會差些。”她指出,由於音樂沒有副作用,試試無妨。
評價資料顯示,讓患者自己選擇樂曲,或者為他們開出某種樂曲處方都是無關緊要的。但是穀德認為,對於慢性疼痛—象癌症引起的疼痛,如果運用患者喜歡的音樂,他們就更有可能堅持聽下去。
穀德的最新研究是夥同克裏夫蘭臨床醫學基金會的桑德拉·西德列基進行的,研究成果發表在《高級護理雜誌》上。該成果發現,慢性疼痛病人接受外加的音樂療法,還會在其他方麵受益。
“我們發現音樂可以緩解疼痛、減輕焦慮、緩解抑鬱症並減輕疼痛殘障,”她說。
本次研究是集中針對非癌症慢性疼痛(CNMP)患者進行的,他們的疼痛往往不會因傳統的治療而結束。該研究顯示,此類患者在疼痛的同時還會伴有壓抑、殘障和乏力的感覺。穀德和西德列基在研究報告中寫到:“盡管鴉片類鎮痛劑、非固醇類抗炎劑、肌肉弛緩劑、神經安定劑和抗抑鬱劑等經常作為止痛處方,但由於此類藥物的毒副作用而使得藥物治療的效果受到限製。”
雖然考科藍評價資料中告誡,音樂止痛不應代替主要的傳統止痛治療,但是穀德還是希望,這一證據會使其他的醫療保健機構把音樂療法當作傳統治療的一種補充。
穀德的同事簡·蘇雷斯基做了膝關節置換手術,了解到這些研究成果之後,將音樂納入自己的護理之中。她說這有助於撤掉止痛藥物,實施物理療法。2004年第一次置換膝關節時,她運用了穀德為她開出的音樂處方;而今她的另一個膝關節做了置換手術,她買了一個MP3播放器,往裏麵輸入了自己的音樂。蘇雷斯基說:“通過那次經曆,我具備了較高的能力,這次可以更積極地參與到自我康複中來。”她甚至在去醫院的路上也聽數字播放器裏的音樂。“我一進入手術等侯區就不得不停止播放,”她說,“我不情願地將播放器上交,因為我手術結束後還想聽。”
穀德和蘇雷斯基都給學護理的學生講授音樂、放鬆和其他補充療發的益處。“這在將來會成為消費者驅動型,”穀德說,“人們將開始要求利用補充療法(象音樂療法)來緩解疼痛。”
或者就象蘇雷斯基,人們會帶上自己的音樂。蘇雷斯基說她用來治療疼痛的音樂適合她的心情:“如果確實很緊張,我很可能會聽古典音樂;如果我要推著助步車出去散步,想多活動活動,就播放古巴音樂。”
譯自:美國《科學中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