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器治療肌部室缺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胸外科賃可副教授等,在食道超聲引導下,通過經胸室間隔缺損封堵和體外循環手術兩種方式的結合應用,成功為1例有“瑞士奶酪心髒”的3歲患兒進行修補。
該患兒11月中旬來該院胸外科就診,門診檢查診斷為膜周部、肌部等部位多發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卵圓孔未閉,肺動脈瓣輕度狹窄,肺動脈高壓。經過多次經胸、食道超聲檢查,發現患兒室間隔缺損位置分布廣泛、數量多、分流大,某些特殊部位(靠近心尖的肌部)被廣泛肌小梁阻擋,形成複雜的迷宮假道,並且合並左心部分心肌致密化不全,這種病症醫學上稱之為“瑞士奶酪心髒”。
胸外科醫師在綜合考慮患兒病情後,確定采用“雜交手術”方式。術者首先置入食道超聲探頭,由超聲機實時評價監測,然後經胸正中切口,在右心室表麵穿刺,在超聲引導下,將肌部室缺封堵器置入搏動的心髒中,將靠近心尖部的兩個肌部室間隔缺損封堵。食道超聲全程評價無分流後,術者建立體外循環,切開心髒在直視下將其餘的散布在膜周部、三尖瓣後瓣下、調節束上下及肺動脈瓣下的其餘5個缺損逐一修補。患兒術後恢複較好,已於術後1周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