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項研究報告,術前做無創心髒負荷試驗可改善擇期中~高危非心髒手術病人的1年存活率,縮短住院時間。這些好處主要見於有圍術期心髒並發症危險因素的病人。(BMJ 2010;340:b5526)
為確定擇期中~高危非心髒手術前無創心髒負荷試驗與病人存活率和住院時間的關係。加拿大科學家在1994年4月1日~2004年3月31日期間做了一項居民回顧性隊列研究。納入年齡≥40歲,做了擇期中~高危非心髒手術的病人。無創心髒負荷試驗在術前6個月內做的。主要觀察指標是住院時間和術後1年病人存活率。研究共納入271082例病人,其中23991例(8.9%)病人做了心髒負荷試驗。采用傾向評分方法減少術2組(術前做或沒做心髒負荷試驗組)病人的重大差異,並設置1個匹配的隊列(n=46120)。
結果顯示,心髒負荷試驗改善病人1年存活率[危險率比(HR)為0.92,95%置信區間(CI)為0.86~0.99,P=0.03],縮短平均住院時間(差-0.24天,95%CI為-0.07~-0.43,P<0.001)。按照改良心髒危險指數(RCRI)級做的亞組分析顯示,心髒負荷試驗對低危病人有害(RCRI 0分病人:HR為1.35,95%CI為1.05~1.74),但對中危病人(RCRI 1~2分病人:HR為0.92,95%CI為0.85~0.99)或高危病人(RCRI 3~6分病人:HR為0.80,95%CI為0.67~0.97)有益。
原始摘要:BMJ 2010;340:b5526
述評: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麻醉和術前醫學係程(Cheng)教授:該研究結果再次肯定了美國心髒病學學會(ACC)和美國心髒學會(AHA)指南的推薦,即心髒並發症危險高(RCRI為3~6分)的患者應在術前進行無創心髒負荷試驗。重要的是,該研究還指出低危(RCRI為0分)患者不應接受該試驗。但本文未考察術前冠狀動脈介入或藥物幹預,以及圍手術期監測對擇期中至高危非心髒手術患者術後生存率的影響。
基於目前的證據,臨床醫師可以在術前持續給予抗心絞痛藥物,但不能聯合鈣拮抗劑或硝酸鹽類藥物。術前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在部分病例中是安全的,但對術前應用抗血小板藥物難以進行循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