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TA對再次心髒手術的圍手術期轉歸有益

作者:呂國平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0-02-10

  基於專家共識意見,造影劑增強的多層螺旋計算機化體層攝影血管造影(MDCTA)的術前評估被視為是一個“合適的”指征。美國華盛頓中心醫院心外科Gabriel Maluenda進行了一項研究,旨在評估術前MDCTA 評估如何影響再次心髒手術(RCS)後的轉歸。研究表明,RCS前使用MDCTA與灌注時間和阻斷時間縮短、加強監護病房停留時間縮短以及圍手術期MI減少相關。 

  研究者回顧性研究了2004年至2008年期間364例接受RCS的患者,包括137例轉診行MDCTA的患者。高危CT表現定義為:存在右心室或主動脈弓與胸骨相距<10 mm或橫跨中線的搭橋血管與胸骨相距<10 mm。主要臨床終點是由圍手術期死亡、心肌梗死(MI)、卒中和出血相關再次手術組成的複合終點。次級終點包括外科手術變量和圍手術期出血量以及紅細胞輸血量。 

  兩組之間的基線臨床特征相似。轉診行MDCTA的病人顯示,複合主要終點的發生率有下降趨勢(17.5%對24.2%,P = 0.13),主要與圍手術期MI發生率的顯著降低相關(0%對5.7%,P = 0.002)。多層螺旋計算機化體層攝影血管造影還與下列情況相關:較短的灌注時間(90分鍾對110分鍾,P = 0.002)、阻斷時間(63分鍾對75分鍾,P = 0.003)和加強監護病房總時間(103小時對148小時,P = 0.04);較低的術後紅細胞輸血量(627 mL對824 mL,P = 0.09)。這些差異在進行胸科外科醫師學會評分和進行手術外科醫師的校正後仍然有顯著性。 

  原始摘要:Perioperative outcomes in reoperative cardiac surgery guided by cardiac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關鍵字:MDCTA,心髒手術,圍手術期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