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6日,2012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在會上,衛生部部長陳竺在工作報告中總結了2011年全國衛生工作情況,梳理了三年醫改取得的重大進展,對全力做好2012年衛生工作做出了具體部署。1月10日,衛生部例行新聞發布會對上述會議中陳竺部長的講話重點進行通報。回望3年醫改,重大進展中“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製度框架初步建立”位列其中;在部署2012年衛生工作計劃時,10項重點工作中與基層醫療衛生發展有關的占5項。
3年醫改取得重大進展
3年來,“看病難”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緩解。農村和偏遠地區醫療服務設施落後、服務能力薄弱的狀況顯著改變,城市大醫院“三長一短”(排隊掛號、交費和拿藥的時間長,醫生問診和檢查時間較短)問題逐步緩解,群眾看病就醫感受有了較大改善。3年來,城鄉居民開始享受到低水平、廣覆蓋的基本醫療保障,“看病貴”問題有所緩解。參合農民自付醫藥費用比例從2008年的73.4%降至2011年的49.5%,看病就醫經濟負擔大大減輕。3年來,城鄉居民享受到均等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2008-2011年,孕產婦死亡率從34.2/10萬下降到26.1/10萬,嬰兒死亡率從14.9‰下降到12.1‰。
1.人民群眾通過醫改得到更多實惠
2.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製度框架初步建立
我國基本醫療保障製度覆蓋麵已達95%以上。基本藥物製度取得階段性進展。重新構建調整了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係,初步形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二三級醫院、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功能互補、上下聯動,中西醫機構並舉並重,公立與非公立醫療機構合作並存、協調發展的服務格局,成為基本醫療衛生製度中最具中國特色的組成部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使我國長期堅持的“預防為主”方針有了製度安排,這是醫改的一個突出亮點。
3.衛生事業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
衛生資源配置結構發生較明顯變化,重城市輕農村、重醫療輕預防、重高端輕基本、重西醫輕中醫的問題正在扭轉,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的數量、學曆、知識結構也出現向好趨勢。群眾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利用2011年比2005年診療人次增加11.9億,增長了45.7%;出院人數增長1.2倍。城鄉和地區間衛生發展差距逐步縮小。調查顯示,2003年我國城鄉居民享有醫療保障的比例中城鎮顯著高於農村,2011年農村反超城鎮(圖1)。
4.衛生總費用發生重大結構性變化
2001年,我國衛生總費用中個人衛生支出比重高達60%,政府預算衛生支出和社會衛生支出分別僅占16%和24%。2010年個人衛生支出的比重下降到35.5%,政府預算和社會衛生支出的比重分別提高到28.6%和35.9%。
這一重大結構性變化說明我國衛生籌資結構趨向合理,居民負擔相對減輕,公平性顯著改善(圖2)。(曉如)
2012年衛生工作部署計劃
10項工作計劃中前5項與基層醫療衛生工作關係密切,在此詳細刊登,餘僅簡要介紹
1. 落實年度改革任務,為“十二五”醫改開好局 繼續提高新農合保障水平,鞏固覆蓋率,提高籌資標準和報銷比例,擴大覆蓋病種範圍,改善服務,保障基金安全。鞏固完善基層綜合改革,完善多渠道補償機製,推進人事分配製度改革,落實《農村基本醫療衛生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推進中小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推廣全科醫生團隊服務模式。繼續完善國家基本藥物製度,擴大製度實施範圍,規範基本藥物采購,做好農村和邊遠地區配送工作,試行國家統一定價定點生產緊缺藥物,製定基本藥物使用管理辦法,鼓勵基本藥物優先使用,不斷完善基本藥物監測評價體係。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加強試點城市總結評估,力爭形成可推廣的經驗,推進縣級醫院綜合改革,加強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管理,完善公立醫院人事分配製度,繼續推進醫師多點執業,繼續推行優質護理服務、預約診療、便民門診等惠民措施,推行臨床路徑管理,嚴格成本核算,控製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2.做好重大疾病控製、衛生應急和婦幼衛生工作 推進疾控機構規範建設和科學管理,強化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提高防控能力,發揮疾控機構業務管理和技術指導作用,完善傳染病監測和網絡直報係統,做好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重點疾病的防控,穩步提升國家免疫規劃工作水平,健全慢性病防治體係和工作機製。全麵加強衛生應急工作;加強社區衛生、婦幼衛生和健康教育工作,貫徹落實“兩綱”,全麵促進和保護婦女兒童健康。
3.嚴格醫療服務管理,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 做好醫療機構規劃,加強縣級醫院與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密切相關的薄弱短線科室建設,發展康複醫療和長期護理服務。
4.加快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衛生科教工作水平 以基層衛生人才、醫學傑出人才等衛生人才工程為重點,貫徹落實《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和《全民健康衛生人才保障工程實施方案》,繼續實施中西部地區醫學生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項目,完善繼續醫學教育,繼續開展農村衛生人員崗位培訓,加強基層藥學人員培訓,落實和完善公共衛生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製度,紮實推進科技重大專項的組織實施。
5.以平台建設為重點,加速推進衛生信息化 加強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快推進平台建設,逐步形成覆蓋主要業務領域的衛生信息化基本架構,加快推進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曆建設,加快居民健康卡推廣應用,方便居民看病就醫和開展健康管理。
6.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工作
7.強化衛生監督執法
8.做好中醫藥工作
9.繼續圍繞中心工作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和醫療衛生工作者在推動衛生事業科學發展、深化醫療衛生體製改革中的主力軍作用
10.統籌做好其他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