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條僻靜的林蔭道上,聳立著一座神聖、宏偉、威嚴的“京西大門”,那是衛戍區戰士鎮守的國家重鼎——軍事醫學科學院(AMMS)。自1951年成立至今,AMMS已走過了60年崢嶸歲月。作為中國生理學的奠基者及航海、航空、航天醫學的發源地,AMMS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化學及生物醫學技術領域均取得了輝煌成就,並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人才。讓我們走進這片禁區,打開塵封曆史,探尋這座軍事醫學科研殿堂的前世今生。
1950
1950年,誌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除了要麵對具備現代化武器裝備的強敵,他們還要麵對凍傷、疫病和細菌武器的襲擊。
1951
1951年6月11日,中央軍委發出了《電告成立軍事醫學科學院》的指示。是年8月1日,我軍第一家科學院在上海正式組建。
組建之初,我國曆史上僅有的3位紅軍博士錢信忠、潘世征、塗通今,白求恩大夫的3位得力助手殷希彭、潘世征、王道建,曾任紅軍和解放軍衛生部長的賀誠,曾任新四軍、誌願軍衛生部長的宮乃泉、吳之理及七所軍醫大學的校長紛紛前來,掛帥領航;蔡翹、胡經甫、黃鳴龍、周金黃、林國鎬、柳支英、朱壬葆、張其楷、陸寶麟等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教授也來到這裏;僑居美國的生化藥理學家周廷衝和妻子黃翠芬教授更是衝破重重阻撓,在太平洋上飄泊56天,“偷渡”回國。
1952
1952年初,AMMS派出21位專家,在朝鮮戰場上執行特殊任務。2個月後,一份“美軍在朝鮮撒布細菌的調查報告”震驚全球,多個國際調查團到朝鮮核實情況,並發布以中、英、法三種文字撰寫的調查結果,從輿論上和政治上遏製了細菌武器的繼續使用。
1958
1958年,AMMS遷至北京,承擔中國“ABC”(原子武器、生物武器、化學武器)醫學防護研究的重大任務。
在原子彈爆炸前,AMMS研究人員不分晝夜地把實驗動物一隻隻安放在預定位置;當“蘑菇雲”騰空而起時,他們又不顧一切地衝進核爆現場,測量放射性灰塵並回收實驗動物進行研究。
為拿到真實數據,AMMS研究人員曾飲用毒劑染毒水,並將被稱為“毒劑之王”的芥子氣塗在身上,以身試毒。
1967
自建院初期起,AMMS就針對瘧疾進行研究,成功將部隊瘧疾發病率降至10%以下。
1967年,應越南政府請求,我國組建“523項目”領導小組,由AMMS成立辦公室,協調全國抗瘧研究事務。
1976
1976年,唐山大地震,是大自然模擬的一場空前嚴酷的“細菌戰”。AMMS使用對付細菌武器的“超低容量噴霧”技術,兩天內使震區蚊蠅密度大幅下降。
1985
1985年,AMMS進行科技體製改革,創造“四環”製藥品牌,在“一院兩製”格局下,形成了“所中有廠、廠中有所、廠所合一、科企結合”的“四環模式”。
20世紀80年代,我國瘧疾發病率大幅降低,周義清教授等研製出新一代抗瘧藥複方蒿甲醚,並推向全球市場。
自1985年以來,AMMS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30項,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自然科學二等獎7項,還有其他科研成果2000多項。
其中,獲國家首次頒發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防核、防化和防生研究的綜合性成果與“兩彈一星”、大慶油田、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等成果比肩,在我國衛生係統和我軍後勤係統迄今仍是唯一。
自1980年以來,朱壬葆等12人先後當選院士。
2003
2003年,“SARS”疫情暴發,AMMS派專家南下采集患者標本,並成立科研攻關領導小組和專家組,組成由多個實驗室參與的科研攻關集體。8月16日,衛生部宣布全國零病例。10月,“解放軍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作為全軍最大的軍事醫學研究機構:AMMS研製出先進的高原製供氧裝備,為駐新疆、西藏等地部隊建立49座智能型製供氧站和5252個吸氧終端;研製出新型防蚊係列裝備和長效驅避劑,減輕邊防官兵蚊患之苦;研製出抗人禽流感特效藥“軍科奧韋”,並建成世界最大的專用生產線;作為唯一指定單位,完成國家甲型H1N1流感防治藥物的應急儲備任務。
2008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AMMS派出186名衛生防疫專家和技術人員第一時間奔赴災區,連續戰鬥3個月,實現了黨中央提出的“大災之後無大疫”目標。AMMS被表彰為“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和“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集體”。
2009
2009年,複方蒿甲醚獲“歐洲發明人獎”。
2010
2010年,玉樹地震,AMMS研製的移動式製氧掛車成為高原上超級“製氧航母”,野戰方艙醫院成為災區“生命之舟”。
AMMS全年執行18項影響深遠的多樣化軍事任務。
複方蒿甲醚摘得美國蓋倫獎。
2011
2011年4月,經過25年接力拚搏,AMMS自主研發的基因工程藥物——“重組人尿激酶原”產品同時獲國家一類新藥證書和生產批文;9月,AMMS同時產生4位國家“傑出青年”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