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溝通理解 再造和諧關係

作者: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 王仲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11-03

  反思 中國的醫患關係到底怎麼了?

  近一段時間,醫患矛盾似乎又有抬頭的趨勢。首先是徐文醫師被患者砍傷,其次是安徽某醫院醫師被打。上述事件在醫學生的心裏產生了強烈反響。很多醫學生在質問,我們還要繼續學醫嗎?北京協和醫學院也因此舉行一個大型座談會,以“解決”醫學生心理“動蕩”問題。

  曾經被譽為白衣天使的醫師與其服務對象(患者)怎麼會成為水火不容的“死敵”?患者來到醫院不再是“求醫問藥”,而是“處處提防”;醫師不再是鼎力相助,而是“小心翼翼”。在出現醫患矛盾的地方,有些“勇士”挺身而出為“患者”的利益而戰鬥。惴惴不安的醫師把“聽從”患者的要求作為“服務好”的表現,把平安下班看成是工作的成功。然而,更多的患者和家屬開始抱怨,因為他們不再知道醫師的真實想法,不知道疾病的轉歸,不知道可能的醫療花銷。在這種情況下,是否應仔細思考,誰是醫患糾紛的獲益者,誰是醫患矛盾的受害者?

  圍觀 “患者是弱勢群體”的提法是否得當?

  在涉及醫患關係的各種文章中提到最多,也是最具“煽動性”的兩句話就是“信息的不對稱”和“患者是弱者”。

  我個人,對這兩句話稍有微詞。首先,在社會服務體係中,就沒有兩個行業的從業人員的信息絕對對稱的,即使從事同一個行業的兩個部門人員的信息也不可能完全對稱。正是這樣的不對稱才組成了現在互補、完整的世界。如果把這種“不對稱”認為是一方可以欺騙或訛詐另一方的資本,從而產生“弱勢群體”,這完全是社會信任體係坍塌導致的惡果。

  一個醫師的成長經曆須經過正規5~8年大學學習,然後進入醫院接受至少3年的住院醫師訓練。此後,才能成為真正獨立行醫的主治醫師。正因為這樣的不對稱,當健康出現問題時,患者才需要醫師的判斷、鑒別,並提出治療方案。

  建議 提高醫患溝通技巧

  醫師與患者均應認識到醫學局限性 媒體應向公眾宣傳生命和疾病相關知識,讓患者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是客觀事實,眾多醫學大家也會因疾病不治而與世長辭。同時,也要宣傳醫學局限性,無論醫學如何發展,都不可能突破生與死的壁壘。救死扶傷是醫師職責,但醫師在工作中能夠實現的目標是減輕痛苦、一定程度延長生命和提高生活質量。

  敬畏生命 尊重患者 從醫師具體工作看,其需要與患者及家屬密切溝通合作。患者和家屬不但有權了解疾病真相,而且必須參與醫療決策,因為患者具有自己的生命權和健康權,同時也承擔著診療相關費用。在溝通過程中,要體現“醫師不是救世主,患者不是上帝”的原則,以平常心對平常心。醫師所表達的應當讓患者和家屬認識和理解;患者和家屬的想法,醫師要給予充分的考慮和重視。

  在診療過程中,醫師不但要考慮診治疾病所帶來的學術榮譽和學科發展,同時也要考慮患者和家屬對生命以及生活質量的要求、患者宗教信仰、社會關係以及經濟承受能力。對所有患者,醫師要保證患者的舒適性和尊嚴,即沒有不配合的患者,隻有選擇不同診療措施的患者。

關鍵字:醫患關係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