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眼科王雨生教授等,在其所完成的《脈絡膜新生血管性疾病防治的基礎與臨床研究》課題中,首次發現一種與40多種眼病相關的脈絡膜新生血管(CNV)機製,並根據這一機製原理研製出治療CNV 的多種有效方法,為臨床治療CNV開辟了新途徑。該成果榮獲2010年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脈絡膜新生血管是一種嚴重威脅視功能的多發性眼病,它與黃斑變性、視網膜炎、眼組織胞漿菌病等40多種眼部常見疾病相關。過去,由於對CNV 生成的研究僅以局部細胞方式進行,其發病機製不清,使得CNV 相關疾病成為臨床治療的難題,因此探討CNV的發病機製和防治方法,已成為近年來眼科醫學研究領域的熱點。
該研究采用基因轉染、免疫組化、流式細胞等技術,通過細胞培養,細胞實驗,臨床觀察多層麵拓展性研究,發現了CNV與臨床40多種眼病相關的共有病理特征,證實CNV的生成是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脈絡膜微血管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平滑肌細胞、多種炎症細胞共同作用,以及微環境中多種血管生成因子、信號分子、細胞外基質參與的結果,為臨床抗炎治療和聯合治療CNV相關疾病提供了理論依據;證實了缺氧、缺氧誘導因子-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骨髓來源細胞在CNV生成中的作用和機製,進一步加深了對CNV機製複雜性、多樣性的認識;證實缺氧誘導因子-1療法在CNV治療中的優勢和靶向緩釋治療CNV的可能性。
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根據CNV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特點,研製出吲哚青綠介導光栓療法、經瞳孔溫熱療法、光動力療法等,對因CNV 引起的視網膜炎、近視性黃斑、隱匿性CNV等10多種相關疾病的有效治療。目前,該成果已在20多家醫院推廣應用,檢查治療患者2.3萬餘例,有效率達90%以上。
(吳一福 段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