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韋的HIV流行率在10年中減少了一半(從1997年的29%,減少到2007年的16%)。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Daniel Halperin及其同事,於2011年2月8日在PLoS醫學雜誌上在線發表了一篇論文,探討了這一重大成功的原因。研究者發現,性伴侶數減少在津巴布韋HIV流行率下降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們發現,導致這種行為改變的原因是人們對AIDS死亡的認知增強,以及津巴布韋的經濟衰退,後者使得許多男人沒有多餘的錢付給性工作者或維持多重性伴侶關係。研究者認為,幹預項目通過大眾媒體提供的健康教育信息及人際溝通也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通過津巴布韋的成功經驗,研究者認為,除了促進隨意性行為中的避孕套使用,以及其他有效措施如男性包皮環切術以外,在其他HIV感染呈地方性流行的國家中,致力於減少性伴侶數是開發預防項目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