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博士在《2010年世界瘧疾報告》發布儀式上的發言(瑞士日內瓦 2010年12月14日)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2008年,我委托撰寫一年一度的世界瘧疾報告。當時,瘧疾流行國及其發展合作夥伴正做出前所未有努力擴大有效預防和治療幹預措施的覆蓋麵。
要保持住勢頭,就必須評估現有成果。要製定正確戰略,就必須先發現問題。為支持實現這兩個目標,我們需要高質量基線數據並定期監測情況變化。
2010年的報告提供了來源於正式政府報告、衛生設施數據、入戶調查、估算和模型的有關全球106個瘧疾流行國的國別數據。
其中43個國家處於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從患者數量、死亡數量和病情嚴重程度來講,是瘧疾最猖獗的中心地帶。是否在這一地區取得進展是衡量我們取得的成就的最堅實證據。
報告羅列了對瘧疾控製很重要的主要領域的數據,從財務資源到特定幹預措施的效果乃至各國在多大程度上遵行了世衛組織的建議。
2010年報告帶來兩條主要信息。
第一,在瘧疾控製方麵的投資是有回報的。雖然形勢多年惡化和停滯,各國及其發展合作夥伴現在終於對瘧疾發起了攻勢。
目前的戰略是有效的。本報告所列結果是過去十年最好的。
非洲發放了比以前多很多的藥浸蚊帳。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發放的蚊帳數目已非常接近2008年確定的3.5億頂的目標。
許多人曾經認為這個目標過於雄心勃勃而無法實現。然而,通過非洲曆史上最大規模的瘧疾幹預措施擴展行動,我們已接近目標。入戶調查表明,這些蚊帳的實際使用比例非常高。
還是在非洲,受到室內殺蟲劑殘留噴灑保護的人數增加了六倍,從2005年的不到1300萬人上升到了2009年的7500萬人。
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是最有效的抗瘧藥。全世界對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采購從2005年的1100萬療程上升到了2009年的1.58億療程。
這種大規模幹預產生了效果。據估計,全球瘧疾死亡人數從2000年的近100萬下降到了2009年的78.1萬。
非洲43個瘧疾流行國中,有11個國家的確診瘧疾病例或瘧疾死亡人數在過去十年間減少了一半多。
非洲以外,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在其領土上消除瘧疾,這種疾病的肆虐範圍也在縮小。每個消除了瘧疾的國家都能使其它國家特別是鄰國受益。
女士們、先生們,
瘧疾報告的第二條重大信息是:在每一條戰線和每一個層麵所取得的進展都是脆弱的。
瘧疾是一種極為複雜的疾病,自有記錄的人類曆史開始以來,就給人類帶來了死亡和社會混亂。一旦人類的投資、警惕性和控製不足,這種疾病就會興風作浪。
自2000年以來,瘧疾控製資金每年都大幅度提高,但2010年提高速度似乎有所放緩。
目前的瘧疾控製方法高度依賴於擬除蟲菊酯這一種殺蟲劑和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這一組有效藥物。根據曆史經驗,我們可以預期,蚊子將會對殺蟲劑耐藥而寄生蟲將會對藥物耐藥。
2009年,大湄公河次區域,傳統耐藥瘧疾的中心,確認出現對青蒿素的耐藥性。自那之後,世衛組織一直在與相關國家和合作夥伴一道努力遏製耐藥寄生蟲的蔓延。
需要對這種嚴重威脅做出廣泛的全球反應。下個月,世衛組織將與遏製瘧疾夥伴關係共同發布有關遏製對青蒿素耐藥的全球計劃。
現在就需要做兩件事情。
首先,在剛過去這一年,世衛組織建議,在使用抗瘧藥物之前,先用診斷測試法對所有疑似瘧疾病例進行確診。
由於大大擴展了瘧疾預防措施,瘧疾傳播已經發生實質變化。再也不能假設每個發燒的非洲孩子都患有瘧疾需要抗瘧治療了。
現在連社區服務機構都能用上便宜且質量有保證的快速診斷測試法。這可以減少對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的過度開方,並防範使耐藥性擴大到這些藥物。
其次,使用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口服單一藥物會導致耐藥性擴散到針對青蒿素,並直接威脅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的壽命。
截至2010年11月,還有25個國家(大部分在非洲)允許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單一藥物上市銷售,還有39個製藥公司(大部分在印度)生產這種藥物。
我的信息很清楚:讓這些產品退市。
繼續生產和銷售單一藥物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如果失去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我們就會又回到起點,需要從頭再來。眼前還沒有替代藥物。
雖然瘧疾病例正在減少,每年預計仍會達到2.23億例。我們將完全無法接受讓數量如此巨大的病人不能得到有效治療的情況。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