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患者女性20歲,因“心悸、多汗、多食2年,發熱、咽痛1周”入院。患者為年輕女性,病史中有典型的多汗、多食、易饑、消瘦,結合T3、T4、FT3、FT4增高,TSH降低,故診斷甲亢明確。患者有突眼,甲狀腺彌漫性增大,有白癜風病史,TR-Ab顯著增高,故病因首先考慮為Graves’病。最終診斷為甲亢危象。予控製感染、升白細胞及營養支持、大劑量普萘洛爾、倍他洛克控製甲亢症狀,口服碘劑行術前準備4周左右,施以甲狀腺大部切除術。患者術後1周痊愈出院。該病曆提示,1.甲亢危象患者多數救治無效死亡,死因為快速心房纖顫或不明原因呼吸心跳驟停,可疑肺栓塞;2.應使用碘劑,不要猶豫,盡快行外科手術治療;3.手術中應先處理甲狀腺靜脈,並盡量避免觸動甲狀腺組織,以避免甲狀腺素過多釋放;4.術後常規使用氫化考的鬆,減輕手術的應激反應。
病曆簡介
患者,女,20歲。因“心悸、多汗、多食2年,發熱、咽痛1周”於2002年10月20日入院。
患者2年前出現心悸、多汗,食量增多,伴有大便次數增多,為糊狀稀便。平時情緒易激動,怕熱,體重進行性下降,一直未治療。2年內體重下降10餘公斤。2002年9月,當地醫院檢查T3 4.95 ng/ml(正常值0.9~2.2)、T4 288.68 ng/ml(正常值57~120)、甲狀腺刺激激素(TSH) 8.07 μIU/ml(正常值0~11)。診斷為“甲亢”,予他巴唑5 mg及普萘洛爾(心得安)10mg每日3次治療。用藥後,患者症狀有所緩解。10月10日複查甲功,T3 4.28 ng/ml、T4 154.83 ng/ml、TSH 1.33 μIU/ml。予他巴唑5 mg2次/日及普萘洛爾10 mg心悸時服。1周前,患者受涼感冒,發熱,T 38.4℃,頭暈、惡心,嘔吐數次,且食欲差,進食減少。在村衛生所檢查後予以口服藥及輸液治療(不詳),並停用他巴唑及普萘洛爾,均無效,T高達>41℃,伴畏寒、寒戰。10月18日查血WBC 0.99×109/L,遂來我院急診。查體:扁桃體Ⅲ°腫大,可見膿性分泌物,甲狀腺腫大,心肺腹(-)。查WBC 0.6×109/L,予普萘洛爾、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頭孢拉定治療,患者仍有高熱,心率160次/分,T>41℃,煩躁不安,考慮甲亢危象收入病房。
既往史 自1996年患 “白癜風”,餘無特殊。
入院查體 T 40.7℃,P 156次/分,R 30次/分,BP 100/65 mmHg,神清,急性病容,煩躁,呼之能應,回答切題,檢查不合作。全身皮膚、黏膜輕度黃染,散在色素缺失斑。全身淺表淋巴結未捫及腫大。突眼(+),眼閉合不全,瞼輕度浮腫,瞼結膜蒼白。鼻翼煽動,咽紅,扁桃體III°腫大,可見膿性分泌物。頸軟,甲狀腺Ⅱ°腫大,未及結節,可聞及持續性血管雜音。雙肺呼吸音清,心界飽滿,心率156次/分,律齊,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軟無壓痛,肝脾(-),腸鳴音活躍。雙下肢無可凹性水腫。雙側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入院診斷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亢危象? 化膿性扁桃體炎 粒細胞缺乏 白癜風
診治經過
患者於入院當日下午出現嗜睡、寒戰、高熱,並頻繁嘔吐、腹瀉呈稀水樣便,大便失禁。T 40.7℃,BP 100/50 mmHg,HR 160次/分。實驗室檢查:WBC 700/μl,Tbil 3.81 mg%,Dbil 3.33 mg%,K 3.4 mmol/l,Ca 7.4 mg%。隨即給予麵罩吸氧,快速補液,補鉀、鈣;同時給予G-CSF 300μg、頭孢拉定、甲硝唑,普萘洛爾,利血平,異丙嗪,思密達,培菲康等。當晚出現血壓下降60/40 mmHg,立即給予706代血漿、去甲腎上腺素,以後多巴胺持續泵入。經上述處理後病人血壓回升,尿量增多,體溫波動於38.5℃左右,HR 120~130,腹瀉減輕。10月21日因病人症狀持續不緩解,並再次出現頻繁嘔吐、腹瀉,隨給予複方碘溶液3ml靜脈持續滴入,並補充白蛋白10g/d。WBC回升至1480/μl。在隨後的4天內病人生命體征平穩,體溫逐漸降至正常,嘔吐停止,腹瀉逐漸減輕。期間出現咳嗽、咳大量黃白色痰,胸片雙肺散在片狀影,左肺為主。痰塗片(-),體溫再次上升,WBC 11400/μl。給予頭孢吡肟抗感染,並加強呼吸道護理。10月25日病人體溫降至正常,腹瀉停止,繼續給予碘溶液1.5ml靜脈滴入,WBC 5700/μl。
甲功:抗甲狀腺球蛋白(Anti-TG Ab)28.2 U/ml;抗甲狀腺微粒體(Anti-TPO Ab) 1670.2 U/ml。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 188.2 U/L。甲狀腺球蛋白(TG) 412.5 ng/ml。骨髓:未見異常。血沉45~70 mm/1小時。血培養(-)。
2002年10月26日、27日繼續靜脈碘劑治療,維持其他治療基本同前。2002年10月28日予以口服碘劑(30滴/日)治療,減少靜脈補液量,嚐試胃腸道營養。患者一般情況進一步好轉。無發熱、腹瀉、嘔吐等,咳嗽、咯痰症狀減輕。
病例討論
馮凱醫師 患者為年輕女性,病史中有典型的多汗、多食、易饑、消瘦,結合T3、T4、FT3、FT4增高,TSH降低,故診斷甲亢明確。患者有突眼,甲狀腺彌漫性增大,有白癜風病史,TR-Ab顯著增高,故病因首先考慮為Graves’病。患者在他巴唑治療後出現粒細胞缺乏,再合並了扁桃體感染,近日來體溫超過39℃;HR超過160次/分;消化道症狀及中樞神經係統症狀明顯;並有血壓下降,心功能不全等症狀,故甲亢危象診斷成立。因考慮甲亢危象,因而入院後不久即使用碘劑,同時予以抗感染以及G-CSF等治療,經過數日的搶救,病情得到控製。考慮下一步治療,因患者曾在用他巴唑治療過程中出現粒缺,如再使用丙基硫氧嘧啶(丙嘧)或鋰劑均有可能加重粒細胞缺乏,因此不能采用。而同位素131I治療在未生育的青年女性中為相對禁忌,且已使用碘劑治療,如為進行同位素131I治療而停用碘劑將導致病情加重,且同位素131I治療後早期可出現甲狀腺激素的釋放,也可能出現病情加重,因而不考慮同位素131I治療。在我院曾有甲狀腺動脈栓塞的先例,國內外也有報道,但療效欠佳,在本例患者中是否適用?目前,應首先選擇手術治療,患者碘劑使用已有10日,應限期手術。因此提請查房,目的為明確手術時機及術前的準備工作如何開展,大劑量普萘洛爾對手術以及麻醉是否有不利影響?圍手術期的監護治療措施以及是否可以考慮甲狀腺動脈栓塞等。
戴為信醫師 患者甲亢診斷明確。曾在外院使用他巴唑有一定療效。但用藥前後均未查血白細胞。此次以高熱、精神症狀、胃腸道症狀、心動過速同時合並粒缺入院,因此考慮為重症甲亢,主要由感染引發,開始並未確診甲亢危象,希望在控製住感染後能有機會行131I治療。因此,入院第一天的治療主要是針對感染和粒缺進行。文獻報道,使用他巴唑出現粒缺的病人換用丙嘧後,有70%仍會出現粒缺。因此,未再使用丙嘧。而以普萘洛爾對症治療,G-CSF升白細胞,並加強抗感染。經過一天的治療後,患者高熱、心動過速有所控製,而胃腸道症狀仍加重,神誌不清也加重。此時,考慮患者為甲亢危象,因而使用了碘劑治療。從以後的治療效果看來,當時診斷是正確的,治療措施是得當的。目前患者的甲亢危象基本得到控製,下一步應考慮手術治療,而丙嘧肯定不能用,131I治療也不適用。國外報道和國內經驗表明,手術與甲亢危象之間無必然聯係。
白耀醫師 患者診斷甲亢危象明確。雖然甲亢危象多見於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的患者,但是,患者TR-Ab很高,甲狀腺也呈均質性腫大,因此,患者應診斷為Graves’病。目前的治療很成功。此次發生危象的誘因是感染,粒缺為感染的誘因。患者粒缺考慮與他巴唑的使用有關,屬遲發的過敏反應。因此,臨床使用抗甲狀腺藥物一定要定期監測血象和肝腎功能。甲亢危象預後較差,病死率為20%~80%。從目前情況分析,本例患者在治療初期,是否應更早使用碘劑?當然,臨床中很難準確掌握用碘劑的時機。另外,氫化考的鬆的用量也偏小。甲亢危象的病人,多數都存在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而且在合並抗菌素使用時,短期使用較大劑量激素合並感染的發生率較低。雖然患者目前治療比較成功,但今後治療仍應重視。患者下一步應首選手術治療。131I治療在未生育的年輕女性中應屬禁忌證,況且患者已使用碘劑,如果為了131I治療再停用碘劑,風險太大。目前應加大普萘洛爾的用量,可考慮80 mg 3次/日。
連小蘭醫師 總結我院1982年至今11例甲亢危象的病例,其中有6例救治無效死亡。死亡患者年齡偏大,49~60歲,主要死於快速心房纖顫,或不明原因呼吸心跳驟停,可疑肺栓塞。而該例為年輕患者,既往無心肺疾患,心肺功能儲備良好,因而治療療效好。
史軼蘩醫師 根據以前的經驗,對於甲亢危象前期的患者,積極治療後多數預後良好。而明確診斷為甲亢危象者,多數救治無效死亡。不論是甲亢危象還是危象前期的患者,都應使用碘劑,不要猶豫。因此,此例患者應更早用碘劑。年輕大夫應注意從此例患者中汲取經驗和教訓。考慮此次患者甲亢危象的誘因是感染,但是否有營養差、勞累及其他應激狀態等誘因,應進一步明確。對甲亢危象的患者應積極尋找誘因,特別是感染灶。既往甲亢危象患者如果肝功能異常,預後極差。此例患者雖然膽紅素有升高,但肝功能一直正常,膽紅素也很快降至正常,這也是搶救成功的原因之一。患者碘劑已使用10日,下一步應盡快手術治療。在手術前,應注意改善患者的一般狀況,加強病人的營養支持。
唐偉鬆醫師(外科) 患者診斷為甲亢危象明確,前階段的治療也是成功的。下一步應行手術治療。但患者甲亢危象剛得到控製,目前心率仍偏快,皮膚潮濕,體質虛弱,應再加強術前的準備工作,特別是加強營養支持,繼續使用碘劑。對於甲亢治療,國外有通過栓塞甲狀腺上、下動脈治療的經驗,但隻是起到暫時作用,因側支循環很快可建立。也有行微小動脈栓塞的,但經驗不多,且有栓劑逆流至頸內動脈的風險。手術操作可能引起血T3、T4升高,但目前我院沒有發現由手術導致甲亢危象者。患者碘劑使用已10日,應在2周內手術治療。手術中應掌握甲狀腺切除的比例,術後殘留甲狀腺組織<5g,甲亢複發的幾率<5%。手術中應先處理甲狀腺的靜脈,並盡量避免對甲狀腺組織的觸動,以避免甲狀腺素的過多釋放。患者術後應常規使用氫化考的鬆,減輕手術的應激反應,使用時間短,多不會引起感染。
麻醉科醫師 目前觀點認為術前使用普萘洛爾對患者術中心功能的影響不大,但患者應在術前1日停用普萘洛爾,術中換用短效β受體阻滯劑,合並使用氫化考的鬆,手術中的安全性好。目前普萘洛爾用量對手術是安全的,可繼續使用。
金自孟醫師 碘劑最長可用至4周,再長時間則“逸脫”的危險很大。甲亢病人對普萘洛爾耐受性很好,最大用量可達360 mg/d。
寧誌偉醫師 目前甲亢危象的診斷比較抽象,臨床有時不好判斷。JCEM曾報告用打分的方式來客觀診斷甲亢危象,不知在中國是否適用。如果根據其標準,該例患者在入院初期即可明確診斷為甲亢危象,因而可更早使用碘劑治療。
綜合意見
最終診斷 甲亢危象。
患者診斷甲亢危象明確,目前治療準確有效。下一步應注意患者的營養支持,繼續使用碘劑及大劑量使用普萘洛爾,改善患者一般狀況,盡快行外科手術治療。
隨訪
繼續給予患者控製感染,升白細胞及營養支持治療,大劑量普萘洛爾(320 mg/d,術前改服倍他洛克治療,並將劑量逐漸減為50 mg/d)控製甲亢症狀,口服碘劑進行術前準備,在經過充分治療4周左右,對患者成功地進行了甲狀腺大部切除手術。患者術中,術後生命體征平穩,術後一周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