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曆摘要
患者男性,38歲,因“間斷便血3個月,加重伴嘔血1個月”於2003年入院。患者3個月前出現柏油樣便,每天2次,每次約100 ml,在當地醫院查糞便隱血(OB)陽性,血紅蛋白(Hb)最低41 g/L,3次內鏡檢查發現胃底食管靜脈輕度曲張。經止血、抑酸等治療,病人黑糞持續1個月後好轉,Hb升至93 g/L。近2個月間隔1~3周出現黑糞。1個月前患者無誘因突發嘔吐黑紅色血塊2000 ml,伴頭暈、心慌、全身冷汗和四肢濕冷,意識喪失10餘秒後自行恢複,並有黑糞,每天1次,每次約100 ml;查Hb61 g/L,經輸血、止血治療後好轉。1周前再次嘔黑紅血塊2000 ml,排柏油樣便2次,量不多,不伴腹痛、腹瀉、發熱、黃疸和少尿,急診入我院診治。
既往史 幼年發現“脾大”,原因不詳,未予重視。2002年8月患“急性重症胰腺炎”,保守治療,1個月後發現“假性囊腫形成”;2002年12月因“囊腫破裂,腹膜炎,感染性休克”行囊腫、空腸Roux-en-Y型內引流術,術中發現泥沙樣膽囊結石,切除膽囊。否認肝炎史,飲白酒10餘年,最多時500 g/d。
入院查體 Bp 100/60 mmHg,貧血貌,無肝掌、蜘蛛痣,心、肺未見明顯異常,腹部可見手術疤痕,未發現其他異常。雙下肢無水腫。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 WBC 4.0×109/L,GR 73.6%,Hb 51 g/L,PLT 119×109/L;糞便潛血(+);肝腎功能正常,尿素氮(BUN)32 mg/dl;凝血酶原時間(PT)13.8秒,PT%72.0%;澱粉酶、血沉(ESR)、C反應蛋白(CRP)、蛋白電泳正常;癌胚抗原(CA)係列、甲胎蛋白(AFP)陰性;乙肝五項、抗HCV抗體均陰性。X線胸片未見明顯異常。超聲心動圖示少量心包積液。腹部B超:脾大,胰周結構稍紊亂,胰腺未見異常。門脈彩超:門靜脈稍寬。腹部增強CT:脾大,脾內低密度,考慮脾梗死可能性大;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膽囊缺如,胰腺多發假性囊腫形成;心包及右側胸腔少量積液。胃鏡:食管下段靜脈顯露,胃底見成團迂曲的靜脈曲張,表麵呈藍紫色,散在紅色征。
診斷:1.胰源性門脈高壓症,胃底靜脈曲張(重度)合並出血,失血性貧血;2.胰腺假性囊腫內引流術後;3.膽囊切除術後。
給予患者禁食水、補液、抑酸、止血等治療後出血停止。住院1個月後行剖腹探查,手術中見腹腔內粘連明顯,大網膜粘連到脾表麵,結腸脾曲與脾粘連明顯,脾與膈肌廣泛粘連,胰腺假性囊腫位於脾門處,粘連緊密;肝髒外觀正常,表麵光整,邊緣銳利,質地柔軟;脾髒明顯增大,脾靜脈與胰腺組織粘連,大小網膜區、胃短血管區、胃底部靜脈明顯曲張,小腸係膜區血管未見明顯曲張。左側大網膜靜脈測壓> 40 cmH2O(血液為逆流),小腸係膜靜脈測壓18 cmH2O。切除脾髒及假性囊腫,結紮胃左靜脈,再測左側大網膜靜脈壓下降至28 cmH2O。病理報告:慢性淤血性脾腫大,符合門脈高壓症。
病例討論
胰源性門脈高壓亦稱區域性門脈高壓,脾靜脈阻塞是其根本原因。脾靜脈在脾門形成後,在脾腎韌帶內與脾動脈和胰尾伴行,繼續向右下位於脾動脈的下方、胰體背側,與胰腺關係密切,當胰腺體尾部腫瘤、炎症壓迫浸潤後可引起靜脈壁受壓或內皮損傷,導致脾靜脈血栓形成。而脾動脈壁較厚,壓力較高,且有彈性和搏動,位於脾靜脈上方,故不易同時栓塞。脾靜脈阻塞常見病因包括慢性胰腺炎、胰腺良惡性腫瘤、胰腺膿腫及假性囊腫和急性胰腺炎等,胰腺結核也有報道。因脾髒血液回流受阻,脾內壓力升高,引發脾門靜脈側支形成,胃短靜脈和胃網膜靜脈的血流量增大而擴張迂曲,出現胃底靜脈曲張,食管靜脈曲張少見。上述側支循環如下:1、脾靜脈-胃網膜左靜脈-胃網膜右靜脈-腸係膜上靜脈和門靜脈;2、脾靜脈-胃短靜脈-胃底賁門區黏膜下曲張靜脈-胃冠狀靜脈-門靜脈。因此,術中見胃短靜脈、胃網膜靜脈明顯擴張,而其他部位靜脈多無變化,這是胰源性門脈高壓的主要病理生理表現。
胰源性門靜脈高壓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男女之比為2:1,發生上消化道出血、貧血者占45%~72%,部分患者出現脾亢症狀,但肝功能正常。因主要表現為上消化道出血和脾大,因此很容易想到肝硬化、門脈高壓症,但對於有胰腺病變和肝功能正常的患者,需高度懷疑此病。本病的檢查方法中彩色多普勒超聲為首選,因其無創,既能發現原發病,又能檢測血流流速及方向。但最可靠的診斷方法是血管造影,如經皮脾穿刺門靜脈造影術,不僅能清晰顯示脾靜脈梗阻及其側支循環的建立情況,又能測得脾髓壓力,缺點是有創傷;選擇性脾動脈、腹腔動脈或腸係膜上動脈造影也能顯示脾靜脈梗阻及側支循環。內鏡或氣鋇造影能發現孤立性的胃底靜脈曲張,文獻報道超聲內鏡的診斷準確性可達91%, B超、CT和MRI可發現胰腺病變、脾栓塞及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綜上所述,本病臨床上有4個主要特點:⑴有胰腺病史;⑵孤立性胃底靜脈曲張;⑶脾腫大;⑷肝功能正常。
本例患者以消化道出血、貧血、脾功能亢進為主要表現,既往有急性重症胰腺炎、假性囊腫破裂並手術病史,肝功能正常,胃鏡提示胃底靜脈重度曲張,可見紅色征,術中見肝髒正常,脾髒腫大,大小網膜區、胃短血管區、胃底部靜脈明顯曲張,大網膜測靜脈壓明顯升高,小腸係膜區血管未見明顯曲張,壓力正常。胰源性門脈高壓診斷明確。
胰源性門靜脈高壓的治療包括,治療胰腺原發病和胰源性門脈高壓症兩部分。胰源性門靜脈高壓最有效的治療是脾切除,同時離斷胃短靜脈與胃冠狀靜脈側支循環。因腹腔結構紊亂,脾-腎靜脈分流術及脾動脈栓塞術手術難度大,而且不能治療原發病並可能出現脾膿腫等並發症,故不宜采用。治療門脈高壓時需同時治療胰腺病變,以緩解患者腹痛、發熱等症狀,防止疾病複發。如脾切除術後無門脈係統的繼續栓塞,則靜脈曲張、消化道出血可治愈。本例患者經手術治療後,門脈壓力下降,症狀改善。
點評
門脈高壓並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主要由各種原因的肝硬化導致。但在內鏡下有時會發現孤立性胃底靜脈曲張,要考慮到由胰腺疾病引起的區域性門脈高壓症,或胰源性門脈高壓症。該病主要是因胰腺疾病引起孤立性脾靜脈血栓形成(ISVT),導致脾內高壓、脾大和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據統計,肝外型門靜脈高壓症占全部門靜脈高壓症的5%~10%,胰源性門脈高壓約占肝外型門靜脈高壓症的5%。本症雖在臨床上少見,但卻是唯一能夠治愈的門脈高壓症。(劉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