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疾病預防所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北京市的95,244名兒童和成人中,PANFLU.1疫苗似乎可有效預防學齡兒童發生H1N1病毒感染,而且安全性與季節性流感疫苗相似。
自首個單價2009大流行性甲型流感病毒(H1N1)疫苗在2009年9月推出以後,中國官方在北京開展了大規模的甲型流感疫苗接種。吳疆等研究人員評估了該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2009年9月,5天內共有95,244名兒童和成人接種了PANFLU.1疫苗 (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Sinovac Biotech),這是一種單價病毒裂解疫苗,為15 μg無佐劑的血凝素抗原。研究人員采用一個加強的被動監視係統,通過使用日記卡和電話隨訪進行主動監測,評估免疫接種後的不良事件。他們在全北京市的醫院主動監測神經係統疾病。為評估疫苗的有效性,研究人員在大規模接種後兩周,開始在接種和未接種疫苗的學生中,比較經實驗室證實的2009 H1N1病毒感染的發生率。
到2009年12月31日為止,共有193名疫苗接種者報告了不良事件。通過醫院的主動監測,在大規模接種後的10周內,共有362例偶發的神經係統疾病病例,其中包括27例吉蘭―巴雷(格林-巴利)綜合征。疫苗接種者中無一例發生神經係統疾病。在245所學校中,有25,037名學生參加了大規模疫苗接種,另有244,091名學生未參加。2009年10月9日至11月15日期間,在接種疫苗的學生中,確診的2009 H1N1病毒感染的發生率為35.9/10萬(9/25,037),未接種疫苗的學生中這一數字為281.4/10萬(687/244,091)。因此,估計的疫苗有效率為87.3%(95%可信區間,75.4~93.4)。
上述研究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 Engl J Med 2010; 363:2416-2423),《中國醫學論壇報》將於近期刊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