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報告:妊娠25周、咳嗽4周、發熱2周

作者:北京協和醫院內科 朱穎 國際醫療部 劉曉紅 外科 李單青 陳宇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09-01-15

摘要 患者女性27歲妊娠25周,因咳嗽4周、發熱2周入院。患者體溫最高為39℃,伴胸疼咳綠色黏稠狀痰。抗感染治療有效,但感染控製後胸痛反而加重,且患側呼吸音未變清。胸部B超檢查示右側胸腔囊實性占位性病變。CT檢查示右下肺團塊狀影。支氣管鏡檢除外支氣管源性惡性腫瘤。予右下肺切除+淋巴結清掃術。經鏡下病理檢查及肺拭子需氧培養,最終診斷為肺隔離症(葉內型)合並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支氣管周圍淋巴結反應性增生。該病曆提示,對於反複發生下葉肺炎者尤其是青年人,應考慮葉內型肺隔離症的存在,影像學檢查是其主要診斷方法,手術是其唯一治療方法。

病曆簡介

  患者女性 蒙古國人,27歲,因“妊娠25周,咳嗽4周,發熱2周”入院。

  患者宮內孕25周,4周前受涼後出現咽痛、幹咳,2周前出現發熱,體溫最高39℃,伴畏寒、寒戰,咳嗽加重,並出現咳痰,痰液為綠色黏稠狀。外院就診查體發現其右肺呼吸音減弱,血白細胞(WBC)24.6×109/L,中性粒細胞(N)89%,考慮“肺部感染”。予阿齊黴素及頭孢呱酮/舒巴坦治療,4天後患者體溫降至正常,痰液轉清;但在深吸氣、活動或咳嗽劇烈時出現右側胸痛,偶感氣短,查體右肺呼吸音較前無變化。

分析討論

  患者為青年女性,起病較急,臨床表現符合呼吸道感染,結合查體所見與實驗室檢查結果,診斷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療有效。患者右側胸痛,考慮為胸膜炎症性疼痛。但是在感染控製情況下患者胸痛反而加重,且查體患側呼吸音未變清,與典型肺部感染不符。需進一步行影像學檢查,以明確診斷。

  因妊娠是X線檢查相對禁忌證,故行胸部B超檢查,B超顯示其右側胸腔肩胛線7~8肋間距體表1.5 cm處有混合回聲區(10.0×9.3×10.7)cm,內見多個無回聲及多個不規則中等回聲,血流豐富,考慮為右側胸腔囊實性占位性病變。患者自發病以來乏力,食欲稍減,大小便正常。追問病史,患者既往體健,自幼養犬,與犬類密切接觸。孕前未做過常規體檢。

右肺占位性病變的性質

  以肺部感染起病,同時發現占位性病變,結合本例特點,病因考慮為炎症和腫瘤。

  1. 炎症:①肺包蟲病 患者來自牧區,且自幼與狗有密切接觸史,以肺部感染就診,檢查發現肺內囊實性占位性病變,首先考慮肺包蟲病。包蟲囊多位於右肺中下葉,逐漸長大可以引起胸痛、咳嗽、血痰等症狀,並發感染後可有發熱、咳膿痰等,影像學常見多房囊性改變等多種表現。②肺膿腫 患者有高熱、咳膿痰,影像學可出現上述表現,但患者無發生吸入以及血源性感染的基礎性疾病。③肺結核球 直徑一般較小,以2~3 cm最為多見,密度往往增高或伴有鈣化。患者無長期低熱、盜汗等結核中毒症狀,不支持本病。

  2. 腫瘤:肺部惡性腫瘤很少表現為多囊性,其他疾病如肺畸胎瘤、黏液性囊腺瘤、胸膜肺胚細胞瘤、肺淋巴管瘤、肺硬化血管瘤、平滑肌肉瘤等少見腫瘤,可表現為囊性病變,診斷主要依靠病理。

  患者為進一步診斷而入國際醫療部。

入院查體生命體征正常,血氧飽和度(SpO2)99%。發育正常,營養良好,全身淺表淋巴結未及,無杵狀指。右側肩胛下角第7肋以下胸壁較左側稍膨出,右側肩胛下角第7肋以下呼吸運動減弱、叩濁、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幹濕[羅][口]音,無胸膜摩擦音。腹膨隆,宮底臍上約3 cm,可及胎動。

  患者一般情況良好,本次起病前無明顯臨床症狀,查體發現有胸壁膨出,表明肺內包塊生長時間長,且惡性度不高,在此基礎上合並了感染。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 WBC 19.41×109/L[正常值(4.0~10.0)×109/L],N 86.9%(50%~75%),血紅蛋白(Hb)118 g/L(女110~155 g/L),血小板(PLT)741×109/L[(100~350)×109/L];尿常規、便常規+隱血均陰性。

  肝功能:白蛋白(ALB)26 g/L(35~51 g/L),穀氨酰轉肽酶(GGT)109 U/L(10~67 U/L),餘正常;腎功能正常;血沉(ESR)81mm/1h(女<20 mm/1h);

  腫瘤標誌物:(肺癌篩查)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組織多肽抗原(TPA)、細胞角質蛋白片段(Cyfra)21-1均(-);糖鏈抗原CA242 20.3 U/ml(0~20 U/ml),CA125 199.8 U/ml(<35 U/ml),甲胎蛋白(AFP) 144 ng/ml(<25 ng/ml),CA50、CA199及癌胚抗原(CEA)均正常。

  痰液:塗片革蘭陽性球菌成對,革蘭陰性杆菌少量,未見真菌,抗酸染色(-);痰找瘤細胞(-);細菌培養(-);真菌培養(-)。血清包蟲抗體(-)。

  上述輔助檢查提示患者體內炎症反應較嚴重,篩查腫瘤標誌物無陽性發現。

  此時診斷陷入困境,由於患者目前處於妊娠期,X線檢查相對禁忌,使得多項檢查無法順利展開,考慮到患者肺內占位性病變巨大且性質不清,雖然血清包蟲抗體陰性,但仍不能完全除外包蟲病的可能性;由於顧慮到囊液若破入胸腔可引起嚴重的過敏性休克,故我們未對患者進行肺內病變穿刺檢查。

影像學檢查有新的發現

  複查胸部B超(圖1),右側胸部可見(10×10×10)cm大小多房囊性腫物,內囊腔小,呈蜂窩狀,膈上可見豐富動靜脈血流信號。經患者本人及家屬同意,在鉛裙保護下行胸部CT檢查,CT示(圖2)右下肺團塊狀影,邊界部分清楚,部分模糊,密度均勻、較低(水樣密度)囊性病變。胸部MRI檢查示(圖3):右下肺異常信號,其內信號混雜,可見血管影,考慮感染性改變。

  支氣管鏡檢查,鏡下所見大致正常,右下葉基底段似有外壓性改變,毛刷找結核菌及真菌(-)。因孕期使用血管造影劑是禁忌證,故未行增強CT及血管造影檢查。

  至此,我們可以明確以下情況:患者肺內病變為多房囊性,合並感染,有豐富血流信號,不支持典型炎性病變。支氣管鏡下表現正常則可除外支氣管源性惡性腫瘤。

  患者肺內巨大占位性病變,性質不明,但是良性病變的可能性大。患者年輕,應考慮到先天性疾病,如(1)先天性支氣管肺囊腫 或稱為先天性支氣管擴張,病變可以廣泛分布,呈多發蜂窩狀。病變多限於一葉肺或一側肺,囊腫可與支氣管相通或不通,易並發感染。(2)肺隔離症 屬於肺的發育畸形。(3)肺先天性囊腺瘤畸形 為很少見的肺先天性囊性疾病,表現為多房性蜂窩狀囊腫。

  患者目前處於中期妊娠,手術及麻醉有可能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並有可能引起早產,建議患者待分娩後做進一步檢查。但是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交待病情後,家屬要求除非醫院明確除外惡性病變,可以等到分娩後;否則就終止妊娠,放棄胎兒,積極手術治療。鑒於此,在外科、婦產科、麻醉科、感染科、呼吸內科等多學科會診後,決定對患者行右下肺切除術,確保大人,不貽誤病情,也要力爭保住胎兒。

手術切除 終見分曉

  入院第3周,患者在雙腔氣管插管全麻下接受右下肺切除+淋巴結清掃術。術中見其右下肺與膈肌和壁層胸膜廣泛致密粘連,巨大腫物位於下肺,囊實性,質地軟,與正常肺邊界不清;鬆解下肺韌帶時發現有一異常供血動脈由膈下進入下肺,餘未見明顯異常。大體標本(圖4):見肺膜大部光滑,見散在出血灶,距支氣管斷端2 cm處見8 cm破口,沿支氣管打開肺,切麵呈多房囊性,直徑0.2 cm~2 cm,內含大量灰黃黏稠液,部分似為膿液。鏡下病理顯示,肺組織呈囊性,可見末梢氣道呈囊性擴張,被覆纖毛柱狀上皮,間質水腫伴急性及慢性炎細胞浸潤,病變符合肺隔離症合並感染,支氣管周圍淋巴結反應性增生。肺拭子需氧培養陽性報警時間:22小時,銅綠假單胞菌。手術後患者恢複良好,胎兒存活。

圖1 右胸部超聲圖像見大小不等多房囊性腫物

圖2 胸部CT圖像右下肺有團塊狀影

圖3 MRI圖像示右下肺有異常信號

圖4 大體標本右下肺葉切麵呈多房囊性

術後診斷:右肺隔離症,葉內型,合並細菌感染。

肺隔離症是一種什麼性質的病

  肺隔離症為先天性發育畸形, 係胚胎時期部分肺組織與主體肺分離單純發育, 而形成的囊腫性腫物;其接受體循環動脈供血, 不具有肺功能。根據異常肺組織與正常肺組織分界有無完整的胸膜, 通常分為兩種類型: (1)葉內型 最為常見, 無單獨胸膜包裹,多發生於下葉,多為體動脈單支血管供血,血液回流多入下肺靜脈。(2)葉外型 較少見,有單獨胸膜包裹, 多位於膈肌下, 由肺或體血管供血, 血管較小,血液回流多入半奇靜脈、奇靜脈或下腔靜脈,部分患者還合並其他先天性疾患。

  肺隔離症的臨床表現:約40 %的患者在10歲前反複出現肺部感染症狀,葉內型與支氣管相通者可出現發熱、咳嗽、胸痛、咯血或血性膿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狀,經抗生素治療可暫時緩解,症狀常遷延數月或數十年之久。葉外型和與支氣管不相通的葉內型可長期無症狀,很多病例直到體檢時才意外發現肺內陰影。

如何診斷及治療

  影像學檢查是診斷肺隔離症的主要方法, 其表現多種多樣:(1)X線胸片常見表現為下肺基底部囊性或實性軟組織腫塊, 局部透光度增高,或同一部位反複出現陰影;不典型者表現為斑片狀陰影或肺門腫塊。(2)胸部CT特別是增強掃描, 能發現異常供血動脈,具有定性診斷意義。表現為肺內軟組織腫塊、囊腫、斑片狀影、血管影增多、縱隔腫塊並鄰近肺氣腫。(3)螺旋CT+三維重建血管成像能夠可靠地顯示異常供血動脈及其與病變的關係,增強CT及MRI檢查有時可見異常動脈。(4)逆行性主動脈造影檢查多可發現異常動脈血管與患部相連,診斷最為可靠。

  肺隔離症由於症狀的非特異性, 不易與其他肺部感染性疾患相鑒別,由於感染症狀及Χ線呈囊腔樣表現,臨床上易誤診為肺包蟲、肺囊腫感染,肺大泡感染,肺膿腫,囊性支氣管擴張症,肺部腫瘤和膈疝等。本例患者由於來自牧區且有犬接觸史,使我們最先考慮肺包蟲病的可能性,雖然有一些不支持點,但由於患者處於妊娠特殊期,無法進一步完善影像學相關檢查,故術前無法確診。由於肺隔離症多發生於下葉,因此有一些學者提出,對反複發生下葉肺炎者,尤其是青年人,應考慮葉內型肺隔離症的存在。

  手術是肺隔離症的唯一治療方法。手術適應證包括: (1)有症狀者;(2)雖無症狀但難以與肺癌等疾病相鑒別者;(3)合並其他先天性疾病患者。術式選擇: 葉內型肺隔離症行肺葉切除術,葉外型肺隔離症隻需切除隔離肺。該病手術治療後預後良好。

點評

  根據患者肺部巨大多囊改變和流行病學特點,很容易首先考慮到肺包蟲病,但是患者血清包蟲抗體陰性。由於妊娠限製了多種檢查,在與患者家屬反複溝通後進行了手術治療。該病例對於內科大夫來講可能較為少見。該例的成功診治涉及多學科的協作,團隊精神在疑難跨科疾病的診療中尤為重要。(劉曉紅)

關鍵字:發熱,胸疼,咳綠色黏稠狀痰,肺隔離症(葉內型)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