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田竑、陳廣華、吳德沛等共同發表論文,旨在研究雙份臍血移植(DCBT)受者骨髓間充質幹細胞(MSC)的嵌合狀態。研究指出,DCBT後,受者造血重建僅來自於其中1份臍血。移植後骨髓MSC大部分來源受者本身,部分嵌合的供者MSC來源於植入的單份臍血。該文章發表在2012年第33卷第8期《中華器官移植雜誌》上。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M2a型男性患者1例,接受改良白消安環磷酰胺方案+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預處理,輸注5個抗原(5/6)相合和4個抗原(4/6)相合的非血源臍血各1份,移植後19 d粒係造血重建。移植後87 d,采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DCBT後受者及正常供者的骨髓單個核細胞,分別培養MSC,用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表麵標誌,誘導其向成脂肪細胞和成骨細胞分化,應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法檢測MSC表麵造血及免疫相關分子的表達,短串聯重複序列聚合酶鏈反應檢測受者MSC、外周血、骨髓中供者細胞嵌合率。
結果顯示,移植後受者MSC與正常供者MSC具有相似的細胞形態、免疫表型以及分化潛能,均能表達白細胞介素6、幹細胞因子、白血病抑製因子和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造血及免疫相關分子的mRNA。DCBT後受者骨髓優勢臍血嵌合度達96.4%,外周血嵌合度達95.7%,MSC的優勢臍血嵌合度為5.4%,MSC中受者本身部分占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