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損傷與高死亡率和較差的長期功能結局有關。測量急性腦損傷患者的腦脊液(CSF)生物標誌物可能有助於闡明與這些患者預後相關的一些病理生理學途徑。
近日,危重病醫學領域權威雜誌Critical Care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對MEDLINE數據庫和PubMed進行了全麵檢索以確定報告了急性腦損傷患者的CSF中蛋白質生物標誌物濃度與神經係統結局[創傷性腦損傷、蛛網膜下腔出血、急性缺血性卒中、癲癇持續狀態或心髒驟停]之間的關係的觀察性研究,檢索時間從數據庫成立到2021年6月29日。
研究人員根據生物標誌物濃度是否與神經係統結局相關來對研究進行分類。研究人員使用紐卡斯爾-渥太華質量評估量表評估了研究的方法學質量。
在符合標準的39項研究中,30項研究報告了生物標誌物濃度與神經係統結局相關,9項研究報告它們之間無關聯。在創傷性急性腦損傷中,與神經元細胞骨架破壞、細胞凋亡和炎症相關的細胞外生物標誌物濃度增加與急性腦損傷的嚴重程度、早期死亡率和更差的長期功能結局相關。與氧化還原功能受損相關的蛋白質生物標誌物濃度降低與神經功能缺損風險增加相關。在非創傷性急性腦損傷中,與炎症和細胞凋亡相關的CSF蛋白生物標誌物濃度與更大的血管痙攣風險和更大程度的腦缺血相關。不同研究之間存在高偏倚風險。
由此可見,在急性腦損傷患者中,CSF中與細胞骨架損傷、炎症、細胞凋亡和氧化應激相關的蛋白質生物標誌物濃度改變可能預示著更差的神經係統結局。
原始出處:
Carlos A. Santacruz.et al.Associa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 protein biomarkers with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and non-traumatic acute brain injury: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Critical Care.2021.https://ccforum.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54-021-0369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