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表在《Alcoh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雜誌上的一篇研究顯示,父親在備孕期飲酒對孩子的大腦和行為發育會產生有害影響。大腦皮層是哺乳動物大腦中負責複雜認知和行為功能的最複雜部分,它存在模式缺陷,異常的基因表達會導致連接錯誤進行影響認知功能。
孕婦懷孕期間飲酒的危害已經得到廣泛研究,然而,有關父親在懷孕期間飲酒的安全性的研究卻少之又少。為此,凱利•霍夫曼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以胎兒酒精譜係障礙(FASD)小鼠模型為對象研究了雄性小鼠酒精暴露對後代大腦功能的影響。
研究人員在雄性老鼠與雌性小鼠交配前大約2-3周的時間內喂食以酒精,結果發現,這種酒精接觸改變了他們後代的新皮層基因表達和連接。後代還表現出非典型的特征,如焦慮或多動症增加和運動功能下降,這與酗酒父親所生子女的行為模式一致。
霍夫曼表示,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經展示了父係生殖係如何在一次產前酒精暴露後,特異性地通過多代傳遞可遺傳的變化。顯然,懷孕前的父係環境對後代的健康發育至關重要。此外,研究小組發現,男性後代通常比女性後代更易受到接觸酒精的父親的不利影響,表現為多動症增加,協調能力受損以及短期運動和學習能力受損。而產前母體接觸酒精,會導致發育異常,包括體重下降、大腦重量和大腦體積的異常。此外,酒精接觸會導致嬰兒大腦皮層模式的嚴重異常,以及由此產生的電路或連接異常,這些對於大腦的精確功能恰恰是必要的。
該研究首次研究了孕前接觸酒精對新皮質大體解剖發育的影響,包括遺傳模式和回路發育,以及對受影響後代的廣泛行為分析。霍夫曼的團隊計劃擴大老鼠研究的範圍,以調查父親飲酒對後代的影響是否會遺傳給後代。
該研究讓我們認識到了接觸酒精對後代的影響,那麼,除了遠離酒精,是否有其他方法來彌補這種損害呢?在接下來的研究中,霍夫曼的團隊讓懷孕的老鼠暴露在25%的酒精中,這是FASD模型的常用劑量,並且在整個懷孕期間持續補充氯化膽堿補充劑,每升氯化膽堿補充劑中大約有640毫克的酒精。以此來測試補充膽堿對產前接觸酒精引起的異常新皮層和行為發育的潛在影響。
當雌性老鼠在懷孕期間攝入膽堿(一種基本營養素)和酒精時,會出現與產前接觸酒精相關的負麵結果,比如體重變輕。在後代中,大腦重量和大腦皮層解剖結構表現出異常減少。這意味著補充膽堿可以預防與產前接觸酒精相關的不良後果。
膽堿是一種類似維生素的必需營養素,是甲基基團供體,對大腦的正常發育至關重要,因為它能生成與DNA相連並影響基因表達的甲基基團。
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波頓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懷孕期間向酗酒婦女提供甲基供體,如膽堿,可以有效地減少孕期對酒精的接觸可能造成的損害程度,這可能會減少產前接觸酒精模型中FASD的多代傳播。”
雖然人們已經意識到了酒精的諸多危害,然而,直至今日,FASD仍沒有引起普遍性重視,多數人,包括大多數醫生都對它缺乏基本認識,更難言重視,也就難怪普通公眾對此認識的模糊。
目前有全國性發病率估計的僅有美國。CDC早年估計FAS全美發生率每1000例活產嬰兒中約有1~3例,FASD總發病率為1000例活產嬰兒中有9.1例,即大致1%。FASD發病率遠高於像Down綜合征、脊柱裂等神經係統出生缺陷性疾病。
學界一直認為,人們對於這個疾病普遍缺乏認識,實際的發生率應該顯著高於這個數據。果不其然,2014年在洛磯山社區的一項調查發現,僅FAS和部分FAS的綜合發生率為10.9~25.2 /1000(1.1%?2.5%),全部FASD發生率更是高達24~48/1000(2.4%-4.8%)。
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每100個孩子中就有3、5個酒精問題兒,僅嚴重的就有2個。
世界範圍內,FASD發病率最高,是在西非某個地區,高達為135.1~207.5 / 1000(13.5%~20.8%)。
因此,為了寶寶的健康,不管孕前孕後,都要遠離酒精!
參考文獻
1.Riley T. Bottom et al, Rescue of ethanol-induced FASD-like phenotypes via prenatal co-administration of choline, Neuropharmacology (2020). DOI: 10.1016/j.neuropharm.2020.107990
2.Kathleen E. Conner et al. The Impact of Paternal Alcohol Consumption on Offspring Brain and Behavioral Development, Alcoh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2019). DOI: 10.1111/acer.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