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張關於感染科護士雙手照片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年輕護士,由於長期接觸手消毒凝膠以及頻繁洗手,雙手皮膚受損,出現幹燥、皸裂和出血。最近大家響應“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的號召,無論是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是普通人,洗手的頻率都大大增加。但過於頻繁的清潔和消毒會對皮膚屏障造成破壞,導致皮膚幹燥進而引發皮炎或皮膚感染。因此,在保持手部清潔、防止接觸傳播的同時,避免頻繁清潔對皮膚屏障的損害同樣十分重要。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劉潔主任醫師將為您科普“勤洗手”背後的“護手”秘籍。
洗手過度為何會傷手?
皮膚的最外層是由角質細胞形成的角質層,細胞間脂質填充於角質細胞之間,就如同“泥漿”與“磚”,形成磚牆樣結構,角質層外還有一層水脂膜,三者構成了皮膚的物理屏障。物理屏障如同守護皮膚健康的“城牆”,防止皮膚內水分丟失和外界水分及有害物的滲入,以免皮膚失水幹燥或引起相關皮膚疾病。寒冷幹燥的環境、物理及化學刺激、過度清潔皮膚、護膚品使用不當等因素都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1]。
如何預防勤洗手導致的皮膚損傷?
1、明確洗手的節點,避免過度清潔
對於普通人而言,我們應在飯前便後、接觸汙染物之後、觸摸眼口鼻之前洗手;若從外回家,需要在取下口罩前後洗手。每天洗手次數一般不要超過10次[1]。
2、選擇合適的清潔產品
皮膚清潔劑按化學性質可以分為皂類清潔劑與合成型清潔劑。皂類清潔劑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肥皂,成分為堿性,去汙力強,但頻繁使用容易破壞皮膚表麵皮脂膜,升高皮膚pH值,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以選用添加了保濕成分或含甘油的改良皂類、或是合成型清潔劑如較溫和的洗手液等,對皮膚的刺激較低。需要注意的是,僅在可能接觸到病原微生物或準備進行無菌操作時才需使用含有消毒殺菌功效的洗手液,在居家生活的情況下,可不必使用[2]。經常使用含有酒精的手消毒劑,皮膚會因脫脂而變得幹燥、粗糙。
3、避免刺激性消毒產
除了過度清潔對皮膚帶來的損害,我們使用的一些消毒產品也具有皮膚刺激性。比如常用的84消毒液,它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具有腐蝕性,如果直接接觸皮膚會造成接觸性皮炎,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在使用這類有刺激性的消毒產品時,我們應佩戴橡膠手套,避免直接接觸;如果皮膚不慎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清洗。
4、洗手後使用護膚產品
如果條件允許,在每次清潔後應塗抹護手霜。甘油、尿素等成分的護手霜可以從真皮及空氣中吸收水分,補充角質層水分的丟失;凡士林可以在皮膚表麵形成油膜,減少皮膚水分蒸發[3,4];神經酰胺是皮膚中的重要脂質、透明質酸是人體的基質成分之一,有助於維持皮膚屏障功能[5]。選擇含有以上這些成分的潤膚劑可提高皮膚的保濕能力,幫助修複皮膚屏障。
手部皮膚受損後怎麼辦?
1、
若手部出現脫屑、瘙癢、皸裂等症狀,表明皮膚失水幹燥,皮膚屏障受損,加強潤膚保濕劑的使用是治療的基礎,同時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潔劑繼續刺激受損的皮膚。對於皸裂者,可使用含有尿素成分的護膚品。
2、
若出現原有皮膚病加重,如手濕疹等,出現了紅斑、瘙癢、滲出等,在使用潤膚劑的同時,可加用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若滲出明顯,可以使用冷濕敷,也可以外塗氧化鋅軟膏[6]。
3、
接觸性皮炎發生在特殊體質人群,主要表現為在接觸消毒劑的部位出現紅、腫、瘙癢,甚至丘疹、水皰等症狀。若出現這類症狀,首先應避免再次使用可疑消毒劑,更換為其它非過敏產品。輕症可在3-5天內自行緩解;若皮疹嚴重,可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口服第二代抗組胺藥[7]。
4、
若症狀無緩解,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在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參考資料
[1]鄭誌忠,李利,劉瑋等.正確的皮膚清潔與皮膚屏障保護[J].臨床皮膚科雜誌,2017,46(11):824-826. DOI:10.16761/j.cnki.1000-4963.2017.11.027.
[2]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美容事業發展工作委員會.中國皮膚清潔指南[J].中華皮膚科雜誌,2016,49(8):537-540. 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6.08.003.
[3]許陽,駱丹.皮膚保濕功能與保濕劑的應用[J].國外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2004(03):146-148. DOI:10.3760/cma.j.issn.1673-4173.2004.03.004.
[4]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第2版. 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4:2150.
[5]何黎. 皮膚屏障與保濕[J]. 實用醫院臨床雜誌, 2009(02):32-34. DOI:CNKI:SUN:YYLC.0.2009-02-008.
[6]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 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李恒進 李航. 防控冠狀病毒感染疾病-19醫護人員皮膚黏膜屏障防護共識[J]. 中華皮膚科雜誌, 2020, 53(3): 159-164. DOI:10.35541/cjd.20200112.
[7]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階段皮膚科相關防護及診療規範.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2020年2月6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