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我們是否將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歸類為流行病,它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它已經蔓延到了幾個大洲。大流行意味著疾病在三個以上不同地理區域同時持續和持續傳播。大流行不是指一種病毒的致命性,而是指它的傳播能力和地理擴展。
我們當然對大流行有恐懼。整個星球的媒體都被冠狀病毒所控製。對最壞情況的擔憂和大規模流行的規劃是正確的。當然,其影響也從全球衛生領域擴展到了商業和政治領域。
但我們不應恐慌,這也是正確的,因為我們有理由感到樂觀;有理由認為,可能有辦法遏製和擊敗這種病毒。以及未來要吸取的教訓。
1、我們知道它是什麼
1981年6月出現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例,科學家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才鑒定出引起這種疾病的病毒(HIV)。2019年12月31日,中國報告了第一例COVID-19重症肺炎病例,到1月7日,該病毒已經被確認。基因組信息在第10天就可獲取了。我們已經知道它是一種新的冠狀病毒,來自2B組,與SARS同屬一個科,我們稱之為SARS-CoV-2。這種疾病被稱為COVID-19。它被認為與蝙蝠的冠狀病毒有關。基因分析已經證實它有一個最近的自然起源(在11月底到12月初之間),而且,盡管病毒通過變異生存,它的突變率可能不是很高。
2、我們知道如何檢測病毒
自1月13日以來,一種檢測病毒的測試方法已經問世。
3、中國的情況正在改善
中國實施的強有力的控製和隔離措施正在取得成效。幾周以來,每天確診的病例數都在減少。其他國家正在進行非常詳細的流行病學隨訪;疫情隻在特定地區發生,因此可以更容易地控製疫情。
4、80%的病例是輕微的
81%的病例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當然,在剩下的14%中,它可能導致嚴重的肺炎,而在剩下的5%中,它可能變得嚴重甚至致命。目前還不清楚死亡率可能是多少。到目前為止,它可能低於一些估計。
5、可以治愈
報告的大部分數據與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的增加有關,但大多數感染者已被治愈。中國的治愈病例是死亡病例的21倍,而且這個比例還在增加。
6、大多兒童症狀較輕
隻有3%的病例發生在20歲以下,40歲以下的死亡率隻有0.2%。兒童的症狀非常輕微,可能會被忽視。
7、病毒可以被徹底清除
用乙醇(62-71%的酒精)、過氧化氫(0.5%的過氧化氫)或次氯酸鈉(0.1%的漂白劑)在一分鍾內可以有效地滅活病毒。經常用肥皂和水洗手是避免傳染的最有效方法。
8、全球科學家正在通力合作
這是一個國際科學合作的時代。僅僅過了2個多月,在PubMed上就可以找到數百篇與COVID19或SARS-Cov-2相關的文章,還有許多其他未被審查的文章。它們是在疫苗、治療、流行病學、遺傳學和係統發育、診斷、臨床等方麵的初步工作。這些文章是由大約700位作者精心撰寫的,分布在全球各地。這是合作的科學,是共享的科學,是開放的科學。2003年,隨著SARS的流行,一年多的時間裏發表的文章的數量不到現在的一半。此外,大多數科學期刊都將其發表的關於冠狀病毒的論文設置為開放獲取,因此全球所有人都可以免費獲取。
9、目前已有疫苗原型
科學家們設計新疫苗的能力是驚人的。目前已經有8個以上的項目正在尋找對抗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有一些組織從事針對類似病毒的疫苗接種項目。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疫苗研究小組宣布,他們已經在使用一種名為"分子鉗"(molecular clamp)的新技術開發疫苗原型。這隻是一個能讓疫苗在創紀錄的時間內生產的例子。疫苗原型可能很快就會在人體上進行測試。
10、抗病毒藥物試驗正在進行中
疫苗的作用是預防。現在,治療那些已經生病的人是很重要的。目前已經有80多個臨床試驗在研究冠狀病毒的治療方法。這些是已經被用於其他感染的抗病毒藥,它們已經被批準並且我們知道它們是安全的。
其中一種已經在人體上進行了測試的藥物是瑞德西韋--一種仍在研究中的廣譜抗病毒藥物,已經對埃博拉病毒和SARS/MERS進行了測試。
另一種候選藥物是氯喹,這是一種抗瘧藥,也被認為具有強大的抗病毒活性。眾所周知,氯喹通過增加內含體的pH值來阻止病毒感染,而內含體是病毒與細胞融合所必需的,從而抑製了病毒的進入。研究已經證明這種化合物可以在體外阻斷新冠狀病毒感染細胞,它已經被用於冠狀病毒肺炎患者。
其他擬進行的試驗包括使用奧司他韋(用於對抗流感病毒)、幹擾素-1β(具有抗病毒功能的蛋白質)、康複患者的抗血清或中和病毒的單克隆抗體。人工智能選擇的抑製劑已被認為是新的治療方法。
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在不到25周的時間裏造成超過2500萬人死亡。現在會發生類似的事情嗎?不可能,因為我們從未像現在這樣做好充分準備來應對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