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新冠肺炎伴隨著社會壓力和秩序紊亂瘋狂席卷全球,中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家的學校紛紛關閉,態度強硬的美國近日也有50多所高校陸續停課。我國大中小學開學日期一再推遲,那麼停課在阻斷新冠病毒擴散的過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3月10日,Science的記者就相關問題對耶魯大學的社會學家、醫生Nicolas Christakis 進行專訪。Chritakis教授專攻社會網絡研究,致力於開發流行病爆發之前的分析軟件和預測模型;他認為疫情時期,停課是必要的,但其牽涉的社會、教育、經濟和健康等方麵的問題解釋起來卻很複雜。以下是專訪的主要內容。
問:目前看來,不同學校應對疫情的方式有所不同,那麼學校能采取的措施有哪些?過去有哪些經驗?以及這些舉措是否有用?
答:首先,我想強調一下“主動停課”和“被動停課”之間的區別。被動停課就是當學生、家長或職工被確診後,學校才作出停課決定。此時停課,大多數人是沒有意見的。如果疫情將在你的學校爆發,你也會希望學校暫時停課的。
以往有許多針對被動停課的研究,包括2006年在Nature上發表的流感爆發數學模型。對於中等傳播能力的病原體,被動停課能使學校的累計感染人數降低25%,並將疫情高峰推遲約兩周,這意味著每一天的新增發病率較低,因此不會使醫療保健係統負擔過重。
問:因此,在學生、家長或工作人員確診新冠肺炎後,學校會采取停課措施。那麼學校是否應該由於一例確診就停課?還是說視具體情況而定呢?
答:舉個例子,一名從意大利輸入到你住的鎮子的感染者,和在社區裏發現的一名未知感染途徑的患者,兩種情況不盡相同。社區感染型案例就像煤礦中的金絲雀;一名病例被檢測到,意味著可能已經有數十或上百人已經感染。
問:學校是否應該因為社區感染型案例而停課?
答:是的。那時,檢測到的患者很可能已經傳染給了其他人,我們發現的將隻是冰山一角。我曾看到過一例因流感爆發而僅讓一個班或一個年紀停課的案例,這麼做幾乎沒用。
問:那麼如果有家長從意大利回國呢?此時學校是否應該停課?
答:說不準。可能學校會隔離該家長的密切接觸者。在我看來應該停課,但是如果不停課也可以理解。
問:那麼在確診病例發現以前,學校采取主動停課的措施?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答:主動停課,即在學校還沒有出現確診病例之前就停課,是麵對疫情最有效的非藥物幹預措施,這不僅是將兒童這些年幼的潛在攜帶者從病毒傳播環節中移除,保護兒童的安全,更是在保護整個社會群體的安全。停課,意味著成年人的相互接觸減少,包括老師、家長。一旦停課,家長這一人群就很可能待在家了。
有一篇關於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極佳的論文,將主動停課和被動停課作對比,研究了停課時間和疫情峰值的關係。研究者發現,主動停課能夠使數量可觀的人免於傳染病死亡。聖路易斯在疫情達峰前一天關閉學校,停課長達143天;匹茨堡在疫情達峰後一周關閉學校,停課持續53天;最終,聖路易斯地區的死亡率僅為匹茨堡的三分之一。
問:上周末,華盛頓特區出現了社區獲得性案例,一教堂牧師被確診為COVID-19患者。這種情況下是否應該關閉該地區的學校?
答:如果牧師處在疫情相關區域,並且你同意在學校發現確診案例時需要被動停課,那麼社區獲得性案例已經確診的情況下,學校裏遲早也會出現確診案例。那麼何不早點停課,留出足夠時間,以最小化職工和學生之間的傳播可能性?
問:疫情似乎極具破壞性。
答:意料之中,疫情中將出現高昂的醫療成本和經濟成本。許多孩子在學校吃午餐,他們的健康可能因停課而受到影響;衛生保健工作者在醫院的責任重大,停課期間家長工作可能無法做好照顧孩子;孩子的父母可能因此無法工作。因此在日本在停課期間向父母提供基本收入保障,並將其視為國家的合理支出。
問:除停課之外是否應采取社交疏離措施,特別是學校沒有確診案例的情況下?例如,取消多家庭聚集的大型活動?
答:是的,我很高興你提到這一點。我們不必規定有或無的死板政策,可以有一些過渡步驟。例如,可以讓有意願的家庭繼續把孩子留在家中?取消所有活動,例如參加大型團體體育賽事和音樂表演等。
當我們實施社交疏離時,並不是說我們自己保證不會被感染;真正的好處是能使自己脫離病毒傳播的循環,阻止這種病毒通過你個人的所有路徑,這樣一來相當於為社會和社區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同樣地,想要在家工作的員工也可以在家工作。
問:許多學校已經停課一天並進行消毒。這個策略是否有用?
答:我無法給出答案。這要視情況而定。
問:另一個大問題是,停課將如何收場?如果學校已經停課,應該何時重新開放?
答:老實說,我不知道對此已經進行了多少研究。停課至少持續數個星期。中國的學校停課了六周。日本的學校已經停課四周。重新開放的依據和標準是什麼?我無法給出答案。
問:學校停課引起了很大爭議。有些文章的作者的態度是,他們為了手頭的工作寧可冒天下之大不韙。由於這次疫情仍是一場新興的挑戰,我們正在依據曾經應對的疫情經驗來推測停課學校可以為此次疫情做些什麼。對那些認為隔離措施毫無價值的人,特別是在這個社區感染病例數相對較少的時候,我們應該說些什麼?
答:讓我們進行思維實驗。如果疫情在你的學校,你會主張關閉學校嗎?如果疫情在你學校周圍爆發,你清楚它最終將在學校中肆虐。因此,如果您準備等到疫情到達時再停課,不如在疫情還遠在在學校附近時就停課來得更有意義。
從過去多種疫情流行情況來看,學校停課是可行的。兒童即使不是病毒媒介,也至少會打斷成年人的傳播鏈,何況在這次疫情中,兒童很可能就是新冠病毒的傳播媒介,而中國的案例證據也證實了這一點。我完全清楚(停課)是一個令人揶揄的演算,但我們現在談論的是疫情大爆發,因此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阻止態勢的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