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北京市氣象台再發霾黃色預警。這是自1月13日首個霾預警發布以來,半個月裏的第4次。當天,北京市多數區域空氣汙染達5級重度汙染級別,且此後兩三天內,空氣汙染不會改善。同日,河北省濃霧彌漫,我國中東部地區也出現了大範圍的霧霾天氣。麵對重度汙染再襲,本報繼1月29日推出《怎麼才能防住PM2.5》後,又采訪中、西醫及環境、營養領域的多位專家,共同為應對霧霾天出謀劃策。
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加近三倍
1月28日上午9點半,記者在北京博愛醫院急診科看到,所有床位都已占滿,樓道也坐滿了正在輸液的病人。值班護士忙得抬不起頭,她們邊工作邊對記者說:“這些天前來就診的患者多半都是因為呼吸道疾病,每天絡繹不絕。”北京博愛醫院急診科主任、呼吸內科專家李培蘭說:“相比平時,最近醫院每日的接診量增加了兩三倍。”
“PM2.5等汙染物對呼吸係統的影響是很直接的。”309醫院呼吸科主任趙衛國表示,北京連續出現霧霾天氣後,309醫院呼吸科就診人數明顯增多,其中很多都是患有老慢支等基礎疾病的老人。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幹部診療科主任陳欣也發現,連續幾次的霧霾天氣,使得門診中出現了大量呼吸係統疾病患者。
多位專家均表示,雖然目前醫學領域還沒有具體的研究能說明PM2.5將對身體造成怎樣的危害,但他們認為,PM2.5進入呼吸道會刺激並破壞氣管黏膜,導致氣管黏膜殺滅病毒、細菌和抵抗它們進入肺部組織的功能下降。原本身體健康的人群可能會出現咳嗽、氣管炎等症狀;患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係統疾病的人,則會因此造成肺部感染,引起氣短、胸悶、喘憋等不適,甚至出現急性加重反應。中日友好醫院陳欣主任告訴記者,除了導致慢性疾病加重外,微小顆粒物進入肺泡,還會降低身體抵抗力,誘發急性症狀,造成感染。有數據顯示,歐盟國家中,PM2.5致使人們的平均壽命減少了8.6個月。
風速小,濕度大導致霧霾天氣
霧霾天的增多,讓口罩、空氣淨化器、潤喉糖成為了熱銷產品。曾在2003年非典期間“名聲大噪”的N95口罩,由於其較好的防護效果,再次成為人們選購的重點。據媒體報道,霧霾天氣時,某大型網絡商城“N95”口罩的搜索指數飆升了1162.6%,成交指數上升1012.5%。其中,北京地區的搜索和成交比例最高,就連一次性口罩都麵臨斷貨。
在北京一家大型家電市場,記者看到,空氣淨化器被擺在顯著位置,各式各樣的有近20台,價格從1000元—4000元不等。銷售人員正在向消費者介紹其中的一款產品,不少人都感興趣地上前詢問相關信息。家電市場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段時間空氣汙染嚴重,空氣淨化器賣得非常好,特別是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來買的很多。”空氣淨化器在網上的銷量也很驚人。記者在網絡商城中輸入關鍵詞,可搜索到近500種各品牌產品,一款“明星產品”的銷量更是超過了一周千台。
今冬為何頻頻出現霧霾天氣?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監測所崔九思教授表示,這可能和全球變暖造成的氣候異常有關。以北京為例,2013年元旦期間,北京氣溫持續低於零下12℃。這種近30年來最冷的天氣,加大了燃煤采暖的壓力,導致空氣汙染物排放量增大。同時,由於今冬北京地區多被低壓控製,濕度相對偏大,地麵起風少,風速小,汙染物很難擴散,再加上城市逆溫現象和兩麵環山的地理位置影響,不利於汙染物的擴散,進而頻發霧霾天氣。
專家解答防護困惑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薑良鐸教授認為,麵對霧霾天氣,老百姓真正能做的並不多。“因為‘廢氣’一旦被吸入就無法排出,我們隻能從減少吸入和降低汙染物傷害的角度來進行防護。”
清肺食物能起多大作用?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老年科主任郝瑞福表示,人們熟知的養肺食物,如梨、荸薺、百合等,對健康人並不會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有呼吸係統疾病的人可以適當吃一些,有益肺效果。中醫專家薑良鐸認為,吸入的“廢氣”會刺激人體產生火毒,可以吃些解毒清火的食物,如用菊花或金銀花加甘草泡水。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係副教授範誌紅說,食物雖然不能清肺,但木耳、銀耳含有膠質成分,能清除消化道內的灰塵,可以定期食用。深綠色和橙黃色蔬菜中富含類胡蘿卜素,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強健咽喉和肺部黏膜,也能間接起到護肺作用。
生活起居應該注意什麼?
309醫院趙衛國主任認為,老百姓應對空氣汙染的最常規做法就是戴口罩和減少外出,特別是汙染嚴重時,要暫停戶外運動。“上下班路上,我會戴口罩。”中日友好醫院陳欣說,雖然戴口罩很難抵擋非常細小的可吸入顆粒物,但戴總比不戴強,還是能擋住一些較大的顆粒物;還要注意室內通風時間,比如早晨和傍晚,交通擁堵嚴重,空氣中夾雜大量汙染物時通風會適得其反;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安裝空氣淨化器;室內吸煙和燒烤會產生可吸入顆粒物,最好避免。中醫專家薑良鐸說,外出回來一定要清洗口鼻,平時多喝水,可以增加新陳代謝,減少“廢氣”對身體的損害。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遲春花認為,應該注重改善居住環境,做飯時打開抽油煙機,炒菜時不一定要把油加熱到冒煙。環境專家崔九思說:“空氣汙染時,我們家吃飯以清淡為主,一般就是蒸煮,少用大火熱油炒菜,免得室內留下油煙。”
出現不適,如何緩解?
營養專家範誌紅表示,咽部感到幹渴時,可選擇喝淡蜂蜜水,其中的糖分能促進身體對水分的吸收,蜂蜜還有潤喉作用;銀耳湯也能暫時緩解咽部疼痛,因為銀耳湯質地發黏,不但能在咽部形成一層保護膜,而且可以減緩吞咽速度,從而增加水分的吸收。咽部痛癢時,應該吃一些軟爛且潤喉的食物,冰淇淋是不錯的選擇;溫熱的茶水、湯汁和溫水也能緩解咽部肌肉的緊縮感,減輕疼痛;每天用淡鹽水漱口3—4次可有效清痰。
博愛醫院李培蘭提醒,已患上較嚴重呼吸道疾病的人,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東方醫院郝瑞福建議,本就患有基礎疾病的人,不要盲目采用網上流傳的方子,最好谘詢醫生後再考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