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暴露於高濃度大氣PM2.5,心血管疾病風險顯著增加

作者:朱朱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日期:20-02-20

        大氣細顆粒物(PM2.5)汙染導致的健康危害廣受關注,但是由於我國大氣汙染監測網絡建成較晚,大氣長期汙染對我國人群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的危害缺乏較為明確的人群證據。

        日前,我國最新研究成果提示,長期暴露於高濃度大氣PM2.5可顯著增加我國居民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風險。該研究於2月17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心髒病學會雜誌》(JACC)。

        該研究利用國際先進的衛星遙感反演技術,評價人群大氣PM2.5長期暴露水平(2000年至2015年)。

        研究人員發現,大氣PM2.5年平均暴露濃度每增加10μg/m3,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風險分別增加25%和16%。

        大氣PM2.5長期暴露對急性冠脈綜合征發病、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危害程度最大,大氣PM2.5年平均暴露濃度每增加10μg/m3,風險分別增加38%和52%。

        研究還提示,老年人、農村居民心血管健康受到大氣汙染的影響較大。

        該研究從我國15個省市納入約12萬城鄉居民,大氣PM2.5暴露水平涵蓋了26~114μg/m3的濃度範圍,人群和汙染濃度覆蓋範圍較廣,對於全球範圍內大氣PM2.5汙染相關心血管疾病負擔的估算及相關環境和健康政策的製定提供了重要依據。

 

        對於該研究成果,美國凱斯西儲大學Rajagopalan教授等人發表評論稱:“該研究彌補了既往大氣汙染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在高濃度範圍的證據不足,擴展了我們對於PM2.5與心血管疾病暴露-反應關係曲線形態特征的認識”。

        述評專家還強調,該研究具有一定的臨床指導價值,提示臨床醫生在評估個體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時,應將大氣汙染暴露作為危險因素納入考量。

        據悉,該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我國大氣汙染的慢性健康風險研究”、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的支持。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博士後梁鳳超、副研究員劉芳超為共同第一作者。

來源:

        [1]Fengchao Liang, Fangchao Liu, Keyong Huang, et al. Long-Term Exposure to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J Am Coll Cardiol, 2020, 75(7): 707-717.

        [2]Sanjay Rajagopalan, Sadeer Al-Kindi. Getting in Shape for the World’s Leading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 J Am Coll Cardiol, 2020, 75(7): 718-721

關鍵字:PM2.5,心血管疾病風險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