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鼻子,也會得腳氣!

作者:佚名 來源:聽力學與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日期:20-02-11

        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梅顯偉 挖完耳朵,癢得難受,你可能得了外耳道真菌感染。簡單來說,就是耳朵得了“腳氣”。除了癢,還有少量水樣分泌物、耳悶脹、耳塞、耳鳴、聽力下降等。

        真菌是人體自有的菌群,正常情況下,它不會出來“搗亂”,隻有當人體抵抗力下降或因為長期吃抗生素、用抗生素液滴耳等情況下造成菌群失調時,才會引起感染。

        耳朵真菌感染的患者,有一大部分人都有去理發店或者洗腳店掏耳朵的經曆。正規醫院耳鼻喉門診用的都是一次性物品,但有些不是很正規的洗腳店可能沒這麼嚴格。再加上有些洗腳店的工作人員不一定嚴格按照消毒規範操作,很有可能他們給這個人修完腳,緊接著就給下個人掏耳朵,這樣操作極易導致交叉感染,把真菌帶入耳內,引發感染。

        臨床上如果我們明確診斷真菌性外耳道炎,首先予以清理耳道分泌物、痂皮、耵聹等阻塞物,清理的方法有耳道衝洗和視頻耳內鏡下清理,再給予局部用藥,可以根據藥物敏感試驗選用藥物。如果病變輕微會選用硼酸酒精滴耳液,幹燥的外耳道炎選用達克寧軟膏,潮濕有滲液的選用派瑞鬆軟膏。

        耳朵到底能不能掏?這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是正常耳道,平時有點癢,是可以掏的,相當於撓撓癢;如果有些人本身是油性耳朵,用棉簽掏的話反將耳屎推入耳朵深部,甚至粘在鼓膜上,導致聽力下降,像這種油性耳朵建議還是去醫院清潔。另外,盡量減少外耳道進水機會,避免外耳道長時間處於潮濕狀態。盡量別去公共洗浴場合采耳,避免交叉感染。

        鼻子也要防腳氣

        不單是耳朵,鼻子也會患上“腳氣”。王先生近來出現頭痛、鼻塞症狀,擤出的鼻涕如黃色濃痰,還有血絲,經醫院診斷,王先生患上了真菌性鼻竇炎,也就是鼻腔長了“腳氣”。

        醫生通過鼻內窺鏡手術,從王先生鼻腔中取出了一角錢硬幣大小的黃褐色團塊,王先生鼻中隔軟骨都被侵蝕,導致穿孔。經化驗證實,取出物為真菌團塊。

        真菌性鼻竇炎多和氣候變化、粉塵增多、過敏性鼻炎的高發有關。王先生感染的真菌破壞了骨質,屬於侵襲性真菌病,進一步發展甚至會引起顱內感染。

        正常人的鼻腔內也會存在真菌孢子,遇到人體抵抗力低時容易乘虛而入,鼻竇內的潮濕環境很適合真菌生長,從而引發真菌性鼻竇炎。

關鍵字:腳氣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